今天是2019年7月18日,小女参加孟母堂优秀习惯训练营第六天,报道显示由于内务没有整理好,被挨罚了蹲起,顿时想起曾经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做家务》
一、学会怎样去爱别人
一个会做家务的人,也是一个懂得体谅别人的人。所以懂得别人的不易之处,更加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而让孩子做家务首先就让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情的艰辛,学会感恩父母,明白父母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这样他才会珍惜,才会懂得更好的去爱父母。
二、锻炼他的独立自主能力
让孩子自己做家务就让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且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机体更加灵活协调。加上是自己独立做好了一件家务,也会锻炼孩子的条理思维逻辑,对孩子进行独立思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让他拥有更多的自信
孩子能做好一件家务,他就会觉得也能做好另一件家务。完成一件事情就会充满成就感,就有完成第二件事情的底气。所以有耐心的教导孩子去做好一件家务,会让孩子拥有更好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虽然自己年纪小,但是也可以做和妈妈一样的事情了,并且还能跟妈妈做的一样好。
四、明白生活中还有担当
让孩子做家务还能让他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不应该只享受成果,也要为家庭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分担才会更好的承担,还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觉得孩子还小,让孩子做一点家务就会累到他。所以从刷碗扫地开始,让他成为家里的小主人,一点一点锻炼自己。
可是出于疼爱,我们很多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有的妈妈还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读书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务专心学习,就会更优秀么?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在很多欧美国家,让孩子从小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几乎是共识。精英教育从来都不是只局限在课内学习,家庭生活中的锻炼能带给孩子更多。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都是一生的财富。爸爸妈妈们应该学会让孩子去体验家务劳动,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动态显示孩子们下午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又见平遥》,此剧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整个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可贵而有特征的是,平遥的道义精神是在对民俗、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如“送别”、“选妻”。同时,讲述形式不仅有丰富的可视性,在文学上更有深蕴,运用了具有象征寓义的手段来表现。如:正面地表现镖师的死亡,而用城墙上的鬼魂来表现镖师的精神和灵魂,这是很有创见、很有文学品位的构思。这些片段不仅冲击了观众的情感,让观众记住了那些人物,更体现了创作者的哲思。与以往“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有很大不同,《又见平遥》突破了原来利用山水实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内,并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迷宫般的剧场有着繁复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观众可以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等,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看实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观众有时像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相信孩子们在孟母堂训练营为期九天的时光里一定收获满满,努力到感动自己!
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