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电影之中,割裂感最强的不是一出场就挂掉的甲乙丙丁,而是一直处于“重在参与”且“只能重在参与”的普通百姓。
他们是群演,他们很清楚,那些侠客们更清楚。
所以在武侠电影之中,普通百姓能够扮演的“角色”存在感很低,有时候当个端茶送水的饭馆跑堂或是让人欺负的小老板,亦或是成为正邪之间大对决的旁观者,要么拼命较好,要么被人试刀。
所以这类角色的命运往往出奇一致,他们的出场无人喝彩,他们的离场没人在乎。
但是,如果在武侠电影中,少了这样看似无关痛痒的角色,
却会让整部电影给人的观感,格外难受。
如果只有侠客之间没完没了的刀光剑影,那么江湖电影就少了很多人间烟火。
侠客之间,或者说那些武林高手之间的对决,虽然看起来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主题。
但是要想衬托这个核心,还得“绿叶来配”。
这个绿叶,就是什么武功都不会,什么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得放在一边的普通百姓。
这个群体的作用,实际上是很现实的。
比如衬托一个武林高手的武功多高,除了与其他高手的对决之外,
还要看他能一次打几个普通人。
上一幕,某黑衣人,一人打翻十个普通人,着实厉害。
下一幕,白衣侠士,一人干倒三十个普通人,更胜一筹。
这黑与白之间的对决,恰恰在这些普通人的身上,就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这会减少剧情的悬念感,但本身其实也是对剧情的另一种推动方式,
大家都明白谁的力量更大,反而在他们真正对决的时候,
更容易设置出乎意料的悬念。
又比如衬托江湖儿女之间的情谊,那么更需要普通人的视角来进行烘托和衬托,
羡慕,嫉妒,恨,这些在一刀一剑之间毫无还手的余地,
但在这些刀剑“亮相”之前,这些情绪化的展现能够让普通人对侠客,对江湖人士的态度,以一种毫无威胁的方式,展示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说的简单点就是,因为他的力量太弱,
所以即便是恨意滔天,也无非是一刀一剑的“问题”而已。
这一刀下去,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所以,如果说武侠电影之中,那些江湖人士的恩恩怨怨是剧情主轴的话,那么这些普通人苍白无力却又格外重要的互动,能够更为现实的凸显这些江湖人士的魅力与实力。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那普通人没有江湖所赋予的“实力”,
他们还要不要遵守江湖规矩?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江湖人士会用江湖规矩来遏制普通人的行经,比如普通人不遵守江湖规矩,那么这些武林高手便有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来教训他们,
但如果一个半点武功都不会的普通人,天天把江湖规矩挂在嘴边,反而是一种特别可笑的反常,
武林人士会觉得一个不会武功的人,一天到晚叫嚣江湖规矩,岂不可笑?
而其他的普通人也会觉得,只有武功盖世的人才能制定规矩,
只有武功卓绝的人才能掌控规矩,只有懂武功的人才能在规矩之中博弈,
所以,一个连“门槛”都进不去的普通人,在只想着在门外叫嚷,
那不就是一条看门狗么?
江湖规矩对于普通人来说,与其说是规矩,倒不如理解为是说辞。
规矩能立得住,那么人人吹捧,掌声不断,看着规矩之中的那些刀光剑影,
只要在安全距离,没有突发状况,那所谓的武林高手,
就成了看客眼中的一场大戏。
如果规矩立不住,那就只能是一种可以被人玩弄的说辞,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说辞,
可以相信,也可以利用相信的的说辞。
那么这规矩能不能立住,则要看这些构成江湖的江湖人士,有没有支撑这个规矩的本事,
我以前看过一部武侠电影,一个武林高手在城郊的茶摊里耀武扬威,让普通人给他钱,因为接下来这里会大战一场,自己可以保护他们,
普通人想走走不了,只能给钱保命,没过多久,两帮武林人士果真聚集于此,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大战过后,两方损失惨重,那个收钱的武林高手也是奄奄一息,本着求生欲望,他想尽快离开此地疗伤,
结果突然被那些给他钱的普通人围了起来,
那武林高手轻笑一声,说你们果真忘恩负义,当初保护你们不说,现在却想取我性命?
围观的普通人之中站出来一个茶馆伙计模样的人,反而一声轻笑,
你根本没有想过保护我们,你们就是来这里抢宝物的,你武功不济,所以只能收收我们的钱,
你们打起来之前,我们早都藏好了,现在打完了,你还想走?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幕,缓缓落下,剧情不会因为这个自以为聪明的武林高手的陨落而彻底剧终,
博弈仍在继续,那些江湖规矩不规矩的,
下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