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客

听到王建房《麦客》又勾起一些回忆。

以小麦种植为主业的关中农村。也就是我的家乡陕西咸阳一带的农村为其中之一

90年代初,他们一群靠出苦力的农民。由北向南,由南返北,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收割麦子,用自己劳力换取微收入。

那时关中道上收割机还不算多。基本很少,并且家乡的小麦种植不是成片化,地势也不是很平坦。故而机械化操作也不咋方便。取而代之的就是麦客时兴。他们为繁忙的农忙时节搭把力,减轻了负担。麦客,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人。

他们手脚勤快,随身两片刀,一副镰架,草编帽子,一条毛巾,罐头瓶子的水杯,一天上午下午两趟,烈日炎炎,他们背影穿梭在田头,埋头苦干。靠辛勤劳动,赚钱不易,但是踏实。下地前往往会说,中午吃浆水面哦~~下完苦力之后,咥份浆水面下肚,香得很,心里也跟着踏实。

在关中农村检验一个婆娘是否麻利能干,擀面,做碗味道香很的面,那是最基本。小时候我妈,也给我姐俩认真地教过。直到今天,我这技艺还保存。

后来的后来,年轻人都去广州打工了,去见识花花世界。收割机也多了,打麦场也没了,老一带的麦客都老了,逐渐跟着消失了~~

在后来的后来,我也猛然地长大了,去了县城念书,再也就么过过忙夏了。家里也不种小麦了。对五六月时节没了记忆。接着常年远离农村,记忆也跟着断片。

随之麦客文化逐渐被现代化机器代替。

小时候的记忆,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在后来,我们长大了,该变的都变了。

有些东西只能成为回忆中的东西,没有保留的记忆,只能卖情怀,几钱可售~~~~

忙夏,儿时的记忆,大人碎娃都发动,碎娃脏兮兮的脸颊,学校有忙假,备好地冰凉的大罐糖水,碾平地麦场,高高麦垛,黄灿灿麦子以及香甜地五月红桃子~~~~

《麦客》演唱:王建房

到了夏天我就要去远方,

去收割故事给孩子们讲,

有人生下来就可以吃饱,

抛弃你们的妈妈她住在天上,

我的镰刀在夜里闪着光,

弯下腰活着太阳白晃晃,

你我不过是风中无助麦芒,

幸福它啊在哪里生长,

是什么忧伤竟如此金黄,

一生挣不脱命运无情的手掌,

我们已老去还在歌唱,

伟大的不只是梦还有时光,

是什么忧伤竟如此金黄,

一生挣不脱命运无情的手掌,

我们已老去还在歌唱,

伟大的不只是梦还有时光,

你给我希望是出卖善良,

谁会在乎那倒在脚下的忧伤,

我们不一样却又一样,

在某天总要回去什么地方,

我的镰刀在夜里闪着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到了一年麦黄的季节,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随处可见收割机器的身影。比起00后,作为见证中国农业机械化变迁的一代...
    倩梦飞扬阅读 798评论 0 4
  • 最近在播电视剧《白鹿原》,再加上是麦收季节,想起关于麦客的事情了,黑娃就是一个好麦客。 麦客,就是帮别人收麦子换取...
    贺兰卫阅读 2,457评论 1 4
  • 一卷铺盖 一个镰刀 就是麦客的全部。 又到一年农忙时,九十年代前,这个时候正是关中平原热闹的时候。 庄稼汉们看着沉...
    47bde55aefc8阅读 758评论 4 6
  • 袁方 夏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杨村人最繁忙的季节。忙到什么程度?用杨村人的话说就是“提起裤儿揣不着腰”。所以...
    袁方童鞋阅读 3,975评论 32 23
  •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妈妈们是不是都用心地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呢?可是有些衣服并不适合在幼儿园穿哦,妈妈们一起来了解...
    孩子怎么教阅读 1,0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