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常常听到老婆抱怨,单位的领导怎么怎么滴对自己差,真是气死了。
例如老是区别对待,自己干了很多活,却常常视而不见,别人一看就在玩手机,她也不说一句。
父辈听到她的抱怨,给的建议就是想想办法讨好领导。
她自己也发现领导是一个喜欢拍马屁的人,但是她打心底讨厌这样的行为。
不过从侧面看出来,她对于讨好领导能够改善自己当前的困境,是抱有肯定的想法的,只是觉得自己不是那种人,也做不出来而已。
为什么会认为讨好领导是理所应当的呢?
这是值得让人深思的事情。
还记得之前看到一个故事。
在一个大会上,有服务人员斟茶倒水。
但是有一个人时刻关注着领导的被子,发现杯子空了,蹭蹭蹭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就去给领导倒水。
大家看到这样的行为,都非常鄙视他。觉得这个人溜须拍马。
他也很悠然自得地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明明知道会产生这样的负面效果,为什么他依然会决定去做呢?
因为被别人鄙视这正是他所想要,这是一种自残式的效忠。
别人对他的看不起,其实就是他表达忠心所付出的沉没成本。
如果不能一直忠心耿耿,从领导这里得到回报,那么这样的成本就永远也收不回来。
所以,我们看到的送礼、自污、挖空心思的讨好,其实都仅仅是传递可信任信号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根本在于,付出沉没成本,其实是让自己获得信赖的过程。
奥兰海战中,英国之所以要击沉法国盟友的舰队,仅仅是为了解除对自己的威胁吗?
事后来看,不仅仅是如此。
历史上,英国人是以理性主义著称的,打战仅仅是为了利益。
如果不划算,谋求停战,签订一下屈辱的停战协议也不是没有先例,至少在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就是这样。
所以,当时不管英国怎么说准备和德国战斗到底,外界都很难相信。
那英国取信外界的方法是什么?
就是击沉盟友的舰队。
通过付出这个巨额的沉没成本,让外界特别是美国人看清楚英国的决心。
但如果不和德国战斗到底,这样的行为有害而无利。
所以,也不怪父辈认为讨好领导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因为在这仅仅是传递信任,是人和人直接协作的一种方式而已。
但是为什么现在这样的行为没有过去那么理所应当了呢?
因为社会发生了变化,从认人的社会转变成了认钱的社会。
讨好领导和讨好客户,虽然逻辑上差不多,但是实际上价值却差异巨大。
花费时间讨好领导,得到的是一个人信任的价值。但是这种精心构建的关系,可能随着时间和人事的变动变得一文不值。
而花费同样的成本去讨好顾客,得到的是一群人信任的价值。虽然同样消耗了成本,但是也形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不管我们走到哪里,这些收获都会跟到哪里。
和陌生人协作,信任是必不可少的,而付出沉没成本是其中一种方式。你付出了成本,你的决心才会被看到,你的行动才能得到外界的支持。
至于在什么地方支出成本,相信你应该有了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