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一日千里的资讯时代,我们不仅仅需要学习一些现代的新闻进度,同时也需要补充历代的知识。
拉开人与动物的维度,是智脑的距离。
拉开人与人的阶级,是思维认知的距离。
助理和学生常常问,“依婷老师如何有这般最强大脑? 能记得住如此多的知识面。”
也常有学生说,“其实我不懂历史,自从听了老师谈的棋盘诀,借用了不同时代的国度背景,我现在也会去翻看三国演义了。”
此篇,分享一些我平日学习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听书
我知道我们大脑有分成“自动”与“思考”两种运动模式。如,开车,做家务,运动时候是无需思考。因此,我会习惯性的在这个过程听书。
常用的软件有YouTube的听书频道,樊登说书,喜马拉雅的APP,掌阅听书的功能等等。
我会备好蓝牙装置,耳机,或者车载喇叭,当然也能手机外放。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点播来听。
第二种方法,习惯性做总结
我原本就有写作的习惯,这也是我接触一些内容后,觉得有启发性,都会习惯性的写作分享,顺便给自己大脑做总结。
第三种方法,找观众交流
如果你们没有写作的习惯,那么,也有另一种方法,找个观众,进行交流。我常常载女儿上下学的时候,就会开始与女儿分享我最近看到有趣的内容,并且,共同探讨之。
上周,我与女儿聊后宫佳丽三千,古代联婚用意,古代联婚解决了多少的战争危机?
前几天,我在车上与女儿天文学的起始,聊哥白尼的“日心说”。我们也聊,达文西的手稿对人体解剖的贡献,特斯拉为何输给爱迪生? 资本如何决定了科技?
昨天我告诉她,古人如何定义方向,古人如果迷路了会怎样?方位对航海技术多么重要?
今早,我与她聊定义天才,借鉴了爱因斯坦如何推翻牛顿的理论,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的关系。
第四种方法,过滤资讯
现代垃圾信息太多,懂得过滤才能增大学习的效率性。因此我通常会选择一些被推荐的内容,也是会观察评分,评论。
时间有限,一些只需要知道重点的,我也会善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来快速的明白整体重点。
并且在选择APP时,也是会更注重一些高质量平台,我会乐意付费,原因是付费能让我有了沉没成本,所以我才会认真对待。
相信权威,最好找到原著的观点,少去听不知名博主的分析。并且,多考虑一些真正改变世界的知识点。
第五种方法,不局限于看书
很多人觉得,看书量决定了知识的多寡,但是其实现代已经有很多渠道获得知识,博客,视频,漫画,小红书,YouTube等等。
知识其实是无形的,就如同水一般,水是无形的,装在什么形状的容器,就是什么形状,因此重点并非那个什么杯子,而是那些水。因此,也无需局限于知识的呈现模式,只要觉得自己有获得启发,即可。
第六种方法,养成看新闻的习惯
看新闻的时候,也是需要有前瞻性的思维,要看懂新闻的潜在内容。如,某国突然改变教育政策,那么当然是因为该国未来的发展计划。又或者,英国总统的突然辞职,是因为何种因素?
看新闻,跟看书一样,看了不会思考,那么,无书更胜书。看了新闻,不会思考,又与乌合之众,人云亦云有何区别呢?
第七种方法,多观察年轻人
年轻人是未来的消费体,他们的喜好,也是暗示了未来的市场动态。从中,再假设未来什么行业能成为主流?社会会如何解决新人类的需求?
有些人看了“躺平”,“草莓族”,“社畜”这类型的新文字,只看见了表面的新人类批评。但是,其实这些都是在表述了新人类的难题,何去何从? 社会带给他们的挑战是什么?
观察年轻人也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思维锻炼。
第八种方法,前车之鉴
人性,社会人文,灾难应对,经济的周期性等等,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上并不新鲜。曾几何时,都在过去发生过。
谈及了金融风暴,会想到1997年,2008年的现象。
谈及了经济大萧条,会想到1929年,以及经济萧条引爆的二战。
谈及了货币战争,会想到日本与韩国的经济崩溃事件。
谈及了大型瘟疫对世界的影响,会想到西班牙大流感,黑死病的时代。
每一种人类的行为,几乎都能从历史上发现痕迹,并且从当代的应对反应,后续变化,也能评估到一些的走向。因为,人性其实变化并不大,只要是人,那么总有差不多一样的行为模式。
最后我想说,知识渊博,并不是一件痛苦的努力,更多是让自己发现更多。
当认知被张开后,你会知道为何高智商对低智商,会叫“降维打击”。拉开未来阶级差异的情况,其实并非财富,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赚到超出自己认知范围外的钱。
形成人类两极化发展的,如同人类超过了动物一般,是智力上的差距。这种现象,在“时间器械”这本书中,也已经有过预示,未来的人类,会因过度舒适而出现反智现象,反智又导致人丧失掉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因此,作者大胆评估未来人终将因反智情况,导致人类的灭亡。
想想,如果发生世界大停电,发生太阳电磁脉冲,或能源耗尽,你的孩子还懂得如何活下去吗?
文/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