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二,我们语文组教研活动——听评课活动。
按照我们学期初公开课安排的顺序,今天轮到王爱华老师的公开课,王老师选择的是周敦颐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爱莲说》。
王老师的课准备比较充分,环节设计科学、合理、有梯度,课堂气氛和谐,师生互动充分,学生的展示也很精彩,大家听了这节课,感觉是很成功的一节公开课。
尤其环节的设计句式工整,按照四个对称的句式“读爱莲之音——解爱莲之意——感爱莲之情——品爱莲之志”,尤为大家称道。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带领学生渐渐走入文本深处。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比如在“感爱莲之情”这一环节中的一个问题“请放声朗读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用一句话说说莲花美在哪。”并给出事例“例: 我从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读出莲花美在从淤泥里长出来却洁身自好。”我觉得,这个事例的表述稍微有点问题,不如改成“我从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读出了莲花美在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感受到了莲花洁身自好的品质美”,由此还可以与下一个环节合二为一,后来品析君子的品质,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其次,本课难点的突破,稍微显得急躁了点,在讲完了为什么写菊和牡丹引出衬托手法之后,教师顺势想要突破作者对菊和牡丹的态度,下面是课堂的一个对话:
师:同学们,作者对菊和牡丹是怎样的态度?
生:菊,是花中的隐逸者,是隐士。
师:我问的是对菊花的态度,这个算不算态度?
其他学生:不算!
师:你坐下吧。
这一环节,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教师想要的是“作者对菊是惋惜的态度”,但是,想得到这一答案,对于学生来说,真的很难。
因为文中写菊的句子只有三句“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这几个句子,作者的态度并不是显性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并且,学生好像也不容易找到“惋惜”这个词。
在学生答出“菊,是花中的隐逸者,是隐士”,是否可以顺势追问,“隐士”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可能学生就会想到“隐士,是那些具有很高的才德学识,但追求独立人格,思想自由,不委屈求全,从而选择隐居避世的人”,即使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补充此知识。
然后顺势也可以问学生,作者对菊有没有贬低的意思,学生肯定得出,没有。从而就可以引导得出,作者对这样有才德却不能才有所用的人,应该有一种惋惜的态度。
当然,没有完美的课,只有追求完美的心。
下面,把王老师的教学设计贴出来,和大家共享: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感知文章大意。
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3.了解托物言志、衬托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莲花图片,引出跟莲花相关的古诗词,由此导入新课。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广种天下名莲,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三、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感知文章大意。
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3.了解托物言志、衬托的写作特点。
四、学习新课
(一)读爱莲之音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朗读,感受文章节奏。
3.大声朗读课文,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二)解文章之意
1.译一译
予 不蔓不枝 植 鲜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结合文章注释,翻译文章
3.同桌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三)感爱莲之情
1.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请放声朗读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用一句话说说莲花美在哪。
例: 我从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读出莲花美在从淤泥里长出来却洁身自好。
3.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莲花具有君子的哪些品质?(托物言志)
要求:用“我从_______一句感悟出莲具有_________的品质”的句式来表达。
(四)品爱莲之志
作者写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衬托)
陶渊明爱菊,爱菊__________
世人爱牡丹,爱牡丹的_______
练一练
这篇文章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说自己的君子之志,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