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喜欢贫困、失败,但很多人恰恰正在经历这样的状态。其实说到底,所有的赚钱方法,无非不是利用人类的心理弱点,你只有搞懂“挣钱”背后的心理学,才能实现财富自由!本期《利友课堂》我们讲讲你之所以赚不了钱的财富心理学误区。
投资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的是风险规避,却很少听说成本规避这个词。成本规避是指未能识别某种情况的真正成本,太过强调财务成本而忽视了赢得回报必须付出的情感等其它代价。
投资的真正成本,很少是财务费用这样容易看见和衡量的东西,而是情感代价和市场要求的现货价这样相当有效率的东西。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2007年-2017年投资股票可能赚了500%,但在此期间股价先后数次跌幅超过一半,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心理代价。
巴菲特赚了900亿美金,但这是他靠70年如一日每天阅读SEC行情走势12小时而取得的,其代价往往是疏忽了他的家庭。这也是一项隐性成本。
所以每一笔金钱回报都要付出你所能看到和计算的财务费用以外的代价,接受这一点至关重要。
简单理解就是,当前的投资理念取决于过去的领悟。
你的个人经历构成的也许只是这个世界发生的0.00000001%,但也许却占到了你对世界运作方式的看法的80%。
所以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选择,现在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结局。
70年代的人凭借炒房致富了,他们肯定觉得房地产是财富增值的最佳选择,并作为唯一投资选择,但是90后通过得炒股和P2P投资实现了财务自由,这就会限制他们对于房地产市场投资价值的理解。
记住这句话,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存钱或者乱花钱,恐惧或者贪婪,为什么别人会这么对待财富。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复利的神话。如果你从20多岁、30多岁时开始存钱到退休时你的钱会多了多少的故事。
但是复利建立在长期投资基础上,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
好的投资未必是要赚到最高的回报,因为最高的回报往往是一次性的,在终结时会磨灭了你的信心。好的投资是赚到相当好的回报让你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下去。这个时候复利就会疯狂起来。
巴菲特变得如此成功的原因部分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让复利疯涨。但我们很多人一生当中改变太大了以至于并不想几十年都做同一件事。
投资市场风云多变,当你对未来投资不确定的时候,复利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出色了。
投资是一个需要逆向思考才能取得高于平均结果的领域,很多人却迷恋于社会认同。
一切值钱的东西都会有高风险。高风险就可能会做错亏钱,损失金钱会让人不理智。而渴望避免做错的最佳做法是让自己处在一堆同意你的人周围,和股市投资的羊群效应类似。
银行理财、货币基金拥有广大的用户基数,就是投资者广泛拥有趋同心理,觉得这么多人买,产品肯定安全,赚钱效应也不错。事实上真不是这样的,任何新兴事物,尤其是高收益的投资品种绝对不是所有人都参与的,人越多,分母越大,收益越低。
所以不必看别人怎样投资,坚信自己的选择才会获得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