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管理流动党员,筑牢党建“稳固基石”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壮阔征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恰似一颗关键落子,精准落定,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事业注入澎湃动力,清晰勾勒出基层党组织建设前行的方向。
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党员队伍的流动性也随之显著增强。在此背景下,如何让流动党员始终紧密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做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已然成为各级党组织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这关乎党的组织体系能否坚如磐石,关乎党的伟大事业能否稳步推进。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地方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上亮点频出。创新推行的“台账式” 管理体系,堪称一大创举。新流入党员刚踏入,便能迅速被纳入管理范畴,档案即刻建立,每一位党员的信息都被精准记录,让管理全方位、无死角。与之相辅相成的 “结对帮扶” 机制,更是温情满满。定期与流出党员以及流入地党组织深入交流,跨越千山万水,将党组织的关怀与牵挂及时送达。同时,巧妙借助 “互联网 + 党建” 的东风,打造线上学习课堂,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汲取知识养分。每逢节假日,抓住党员返乡契机开展集中学习,助力党员持续提升党性修养与综合素养。这些举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基层党组织的担当精神与创新智慧。
各党支部在紧盯党员动向方面同样不遗余力。精心建立完善的信息台账,严格依规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充分运用微信、电话等信息化手段,与流动党员保持高频次、高质量的沟通,确保他们不会错过党内任何重要活动。在组织关系转接的关键环节,实行“一对一” 全程跟踪服务,让党员们毫无后顾之忧,安心奔赴工作岗位。对流入党员的迅速对接,高效且精准,彰显出管理工作的专 业水准。
不可忽视的是,对流动党员的人文关怀也是重中之重。政治层面,通过颁发纪念证书、纪念章,精心发送“政治生日” 寄语,让党员们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政治身份备受重视,极大增强了政治荣誉感与组织归属感。工作之中,积极开展岗位培训,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助力党员在事业道路上大步迈进。生活里,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先锋队穿梭于大街小巷,定期走访慰问,将党组织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党员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