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首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很火。从专辑名称《山歌寥哉》,到《罗刹海市》歌词,以及创作人经历的故事,促使这首歌儿热度噌噌噌一路飙升。我无意时尚,却喜音乐。自我归属一条文学道路上的“菜青虫",今天和大家共享一下我对这首歌的感受。
初听这歌,曲风像中国传统民间小调二人转、西河大鼓的韵味,和郭德纲的《探清水河》颇像。但其中又包含了流行音乐中的摇滚、说唱歌曲的当代风格。
那到底这首歌,唱了些什么呢?
在说这首歌之前,先得说说此曲的创作人刀郎。刀郎之前是做乐队的,2004年以前,发行了《大漠情歌》以及《西域情歌》两张专辑。这两张专辑在新疆地区广为传唱。2004年又通过一首《2001年的第一场雪》火爆网络。成为内地最火的歌手。刀郎长期植根民间,词曲突出质朴情感。歌曲贴近民众心理,不浮夸,纯洁简单,自带深深的泥土气息。旋律易于传唱,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他的歌,不同于港台音乐的精美浮华,跟内地的摇滚乐的爆裂深刻又不完全相同。他的音乐完全回归了音乐本身。所以其作品非常容易被接受被传播。
但是刀郎的音乐与传统唱片行业所推崇的音乐不同。在编曲制作方式,工业领域的内容层面就大不一样。所以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多主流音乐人士的认同。这些与刀郎作品制作简陋,过于通俗有关。用现在的话说,刀郎当时的音乐与其当时流行音乐,有一定的下沉的嫌疑。但是今天来看,他早期的作品,不但未下沉,反而显得太高雅。乐评人丁太昇说:当年批评刀郎的那些人并非全无道理,刀郎的作评也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曾经有一段时间明星是会说真话的,是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是会对其它歌手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当年那些歌手对于刀郎的批评,在今天看来显得尤为珍贵。
刀郎是值得敬佩的,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做音乐。十几年过去了,刀郎反而更像是从唱片时代走过来的人。没有随波逐流,没有去赚快钱,只是沉下心来专心做音乐打磨自己的作品。
最近这张《山歌寥哉》,就是一张品质颇为不俗的专辑作品。寥哉就是聊斋的谐音。有寂寥孤独的意思,可能暗喻他潜心用山歌包括民间音乐的形式,寄托了很多个人思想的一张个人专辑。专辑中的很多作品都来源于聊斋志异中的故事,用聊斋来写歌,可写可说生活中不便表达的东西。适于讽刺,适合进行深度思考。《罗刹海市》是聊斋故事里面很经典的一篇。具体大意是一个叫马骥的年轻人,泛海飘入罗刹国。一个黑白颠倒的国度,马骥为求生,用锅灰扮美(该国度是以丑为美)当了大官,后马骥觉得糊弄人不对,跟着社会底层的人去泛海,遇到龙女,生下一双儿女的故事。
《罗刹海市》是现实的一种生动写照。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刀郎对曾经批评过他的人的一种反击。但是更多的是刀郎借此讽刺当下的娱乐行业。听众不要太牵强附会过度解读歌曲。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回观当年一个专心做音乐的人,因为当年的爆火,引来无数同行的臧否,他不混圈子又未公开发表个人观点。那这一次通过一首歌,全面表达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只把这首歌当成刀郎的反击,显然是不全面的。通过他用了很长时间专注音乐,足以看出他绝对不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歌手。他有更深刻的表达,有更持续的创作力。刀郎是一位优秀的音乐人。在音乐创作上有更大更远的目标。
最后,无论写作者、音乐人,最重要的是通过完整的作品表达自己更为完整艺术观念。《罗刹海市》这首歌,更应该回归于他的整张专辑,与专辑中的其它作品一起完成一种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