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接上回,写源氏三十六岁五月的事。
玉鬘面对源氏无理的骚扰,心中很是惆怅,常常想起早年丧母的悲哀,源氏每逢玉鬘身边侍女不在的时候向她表达爱慕之情,玉鬘只装作不懂,巧妙应对。
玉鬘生来笑容可掬,但是性格非常谨慎,容貌上比母亲更胜一筹。源氏常常劝玉鬘回复兵部卿亲王的信,这里的兵部卿不是指紫姬的父亲,而是在第十七回《赛画》中担任裁判的帅皇子,是源氏的弟弟。
玉鬘常常借口心情不好,不想回复求爱者的回信。每每都是身边侍女宰相君代替她回复。
源氏对回信这件事这么的上心,是想看看兵部卿亲王和玉鬘谈情说爱的样子,而玉鬘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源氏闲得无聊,自作主张想等兵部卿亲王来访,想偷看两个人之间的情状,兵部卿亲王全然不知,见到回信之后欣然来访。
兵部卿亲王坐在帘子的外面,玉鬘并不想见他,睡在最里面的格子间里,全由侍女宰相君答复,宰相君面对兵部卿亲王热烈的提问,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源氏走进来掐了一把宰相君,示意她去把玉鬘喊到外间来。
玉鬘只好膝行而出,一言不发,忐忑不安,源氏走到她身边,把围屏上的垂布掀开,这时周围一片明亮,玉鬘以为是蜡烛拿出来点燃了,原来是源氏傍晚用纸包了很多的萤火虫,此时放出,周围突然大放光明。
兵部卿亲王趁此时的光亮,朦胧中看到了玉鬘绝美的容颜。
心想如果玉鬘真的是他的亲生女儿,想必他一定不会如此胡闹,他这心思实在太无聊了。
不过在这一次刹那的微光中,玉鬘的在兵部卿亲王心里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印象 。
而源氏做完这个恶作剧之后从后院中偷偷的溜走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源氏真的是太幼稚,太无聊了 。他这么做使得玉鬘非常的尴尬,而这么做的原因只是为了满足他心无趣的偷窥欲,说起心里变态真是毫不为过。
在平安时代,女子未结婚前,男子是看不到容貌的,源氏这样的举动如同儿戏,他其实是想挑起兵部卿亲王对玉鬘的爱慕和沉迷 。
而玉鬘心里只想着自己命苦,如果他的亲生父亲找到了她,她便会成为世间一个普通的女儿到时候再来领受源氏的爱情,有何不可呢 ?
我想此时此刻的玉鬘经在经受过那么多次源氏的表白之后,心里或许对他是有一点松动的吧 !
源氏其实也不敢公然的胡作非为,心里最后的道德底线让他保住了和玉鬘纯洁的关系 。
这一章中还讲到了六条院里众多的女子喜欢看绘卷 ,从源氏的口中紫式部表达了对平安时期女人看绘卷的看法 ,源氏说到道,你们这些女人不怕麻烦,都是专门为受人欺骗而生的,这些故事之中真实的少之又少 ,你们明知是假,却费心钻研,甘愿受骗 ,但是这也怪不得你们,不看这些故事,小说这些沉闷的日子更加无法排遣 。
有没有人看到这里,就想到了正在看小说的自己,看小说欲罢不能呀!
从这里可以看出平安时期贵族女子的生活是非常清闲的,但是也非常的寂寞孤独 ,无法排遣正常的心理要求 。只好写写诗看看故事小说绘卷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源氏以此为契机,大谈特谈小说里的人物。
玉鬘回答道,是呀,像你这样善于说谎的人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像我这种老实人一向都信以为真呢 !真是反讽了一回源氏呀!
不过这里面紫式部有一段话,我非常的认同的认同。她说原来的故事小说并非如实记载某一个人的世界,但无论善恶都是真人真事,观之不足,听之不足,觉得这种事自己不能幽闭在一个人心中,必须传出后于是执笔写作 。也许这一段话就是只是不写《源氏物语》这本书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吧 !为了记录生活开始写作,才有了今天这部《源氏物语》吧!
紫姬也以小女公子爱好绘卷为由,也恋恋不舍地贪看故事小说, 源氏对待他的这种看小说的态度是,如果女孩小小年纪看这些书,便已经懂得了成人的恋情,是非常不好的。再有有很多的绘卷故事里面 ,描写继母虐待儿女的故事 ,那些狠心的继母让人看了非常不快,也不宜叫小女公子读 ,源氏选择故事非常严格,选定之后让人抄写清楚,要加上一些插图一遍小女公子阅读 。
源氏不允许儿子夕雾接近紫姬,但是对于小女公子,他却不阻止。他想,我在世之时无论如何都没有问题,但我死了以后,如果兄妹二人早就熟识,相互了解,感情会特别好一些 。
夕雾对于柏木怨恨他不帮自己和玉鬘通信,很是冷淡,他说别人的事我从来不上心,意思是我不帮你,你也不帮我追你妹妹云居雁呀!
其实在内大臣心里,他一直记得夕颜那个失踪的女儿,时常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