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节课是每周例行的班会课。铃声一落,我就开始讲今天的班会主题__如何防拐骗。正当我讲的津津有味,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的时候,两个学生举起了小手,其中一位是平时课堂上最爱插话的调皮男生,一位是上课爱跑神的坐在第一排的女生。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肯定是有啥意见或有啥观点要表达,所以我就没理会(因为之前强调过老师讲的时候学生最好不要打断)。大概十秒钟之后,那位女生突然站起来,带着哭腔,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尿裤子了。”她的声音很低,其他学生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办?教了20多年学,还没遇到过这种问题,我不敢走开,怕孩子们趁机议论,以后会给这位孩子带来心里伤害。“先去给你妈打个电话,让她来接你一下。”我小声嘱咐她。虽然心里七上八下,我还是装作镇定地接着讲。突然,跑来一位男孩,声音洪亮地说:“老师,你们班的水撒到我们班了。”“好的,我马上找学生拖一拖。”打发小男孩走,我先吩咐两个学生拿拖把拖,看到学生眼里都充满着疑惑,‘一定不能让学生产生疑问,并嘲笑尿裤子的女生’,于是我说:“大家一定好奇刚才发生了什么,刚才上课时,红红的水杯盖子没盖好,水撒了,正好撒到她的裤子上,所以她得回家换裤子。”经过我的一番解释,孩子们眼中没有了疑问,我心里也有一中如释负重的感觉。班会结束了,这件事也不留痕迹的结束了,我也在第一时间和她的妈妈说了这件事情,可是我心里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才导致孩子尿裤。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