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医

老家是湖北西边丘陵地区,不算是盛产草药的地方。我私认为,丰富草药的地方才出好中医,比如四川。老家也有中医,不多,大家生病一般是看西医,如果调理或者慢性病症之类才求助中医。

我第一次接触中医是高考之后的那个暑假。我高中住校,高强度严格军事化管理的高中生涯,尤其高三冲刺一年,把我的身体几乎拖垮。高考后尘埃落定,已确定会到帝都求学。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异地,从南到北,加上我身体弱,父母担心我水土不服。于是,找了一个四川来的中医给调理。有开药方煎药,也有中药炖煮的药膳。前后补了大半个月。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感受父母对我浓浓的爱心和不舍。每天煎熬药,用新鲜的整鸡炖补药…其实准备起来颇费周章,但我爸妈每天不厌其烦一一侍弄。药很苦,药膳也不好吃,但硬着头皮该吃吃该喝喝。

再次接触中医是N年以后,由于湿疹顽疾。工作大概三年突然皮肤起湿疹,起初黄豆大小一块,但死活不痊愈,像野草春风吹又生。一直看西医,各大医院的皮肤科,各种专家号,各种药膏,最后抹得都有抗药性了。前后斗争小三年,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后来突然灵光一闪,要不找中医看看。

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院挂了个号,也算有缘,遇到一个温柔有耐心的女大夫,皮肤白白净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让人顿生好感和信任。大夫给开了药,我老老实实喝药两周,皮肤好了,多年来第一次湿疹消失了,皮肤上只余淡淡的痕迹。记得当时开心极了,无语言说的惊喜。对中医的信任由此开来。虽然后来湿疹又卷土重来,但是起码我见证过痊愈,我知道中医是有疗效的。

由此,我接触一些中医书籍,比如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有小孩之后还买了小儿推拿相关的书。虽未深入细读,只是浏览翻阅,但对中医开始有了了解,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个整体,生活作息也有意识的往“子午流注”上靠,顺应四时生活。会吃当季的蔬果,会注意保暖,会愿意晒太阳。知道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应该喝红绿茶、菊花茶,会经常泡玫瑰红枣枸杞水,吃饭也有节制了些。会坚持泡脚,会去做按摩推拿。虽然做得不是特别好,但起码有意识会注意了,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了。

中药太苦,实在不爱喝不能坚持喝。生完小孩后身体亏空,湿疹反扑厉害,同事推荐了针灸给我。最近,如果有空会去扎针,一周一两次。每次扎完后觉得身体暖暖和和的,湿疹的症状也有缓解。也有接触耳针,偶尔大夫会给我贴耳针,很有针感。也在对应的穴位敲梅花针,超疼,每每都自己心中说“如果战争年代,我肯定做不了特工,痛点太低,不用上刑就会招供”。我很喜欢和信任我的针灸大夫,每次去都有种很愉快的感觉。我的大夫的病人都是长期追随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遇见中医也是我的缘分和福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篇文章,是去年冬天的旧作,今天再翻出来,其实心情挺复杂的。文中写到的姐姐,已于今年的清明之后辞世,对于我而言,这...
    海月先生阅读 4,476评论 4 6
  •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和中医比较有缘吧,从小到大,每次我一生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病,我吃西药很少管用,最...
    茳俣俣阅读 3,717评论 0 0
  • 我的前二十年,对中医和西医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桌子后面是穿白大褂的医生,他们让我吃药打针,我遵命就是了。我...
    闻道谨行阅读 4,572评论 1 3
  • 我是学西医的,但是,我从小就和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一个冬季,才几岁的我因为持续高热被父母送到了医院,各种检查...
    精进的医生阅读 4,210评论 54 60
  • Atlas插件框架整体设计参考了OSGI,而在OSGI中每一个Bundle会有一个自己的ClassLoader,所...
    dengyin2000阅读 6,957评论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