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和中医比较有缘吧,从小到大,每次我一生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病,我吃西药很少管用,最终治好我的都是中医。
我家人一直都是中医的信奉者。我小时候只要一感冒,爸妈就给我刮痧,每次一刮完痧,后脖子和背部的皮肤便会泛红泛紫,然后盖上被子睡一觉,出一身汗,病就可以减轻不少。所以受到家人影响,我自小也相信中医疗法。
到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有想过报考中医,奈何分数不够,只能放弃,不过,在那个暑假,中央电台有个节目专门讲《黄帝内经》,家里刚好也收藏这本医书,那是我第一次去深入了解中医原理,里头阴阳学说虽比较玄虚,可我认为其博大精深之处是西医不能及的。
大学毕业之后的那几年,我所住的单位宿舍在一楼,南方一向比较潮湿,尤其一到八九月份,我的下腹部就容易疼痛,这疼痛实在难忍,疼得头昏眼花的,严重的时候血压都升不上去,可去医院照CT没有什么异常,西医让我吃药片,还给我吊了止痛药水,然而还是无法缓解疼痛。父亲见我痛得要紧,带我去找老中医开药方,这老中医是自己开药铺的,来看病的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老中医给我把了脉,便分析了我的病因,原来,我这病并非器质性的问题,而是湿热引起的神经性的疼痛,所以CT是拍不出来的,他给我开了几味去湿热的药,并教我用艾条熏几个肚子上的穴位。我回去按照医生教我的方法,自己用艾条熏,果然在肚子上熏出了不少水滴,只感觉一股气流在腹部横冲直撞的,没多久,这病痛果然消失了。
以前只接触过刮痧,没想到艾灸也这么神奇,我开始留意更多的中医疗法,诸如按摩、拔罐之类。我买了按摩椅、真空拔罐器,只要闲着没事就研究穴位,捏捏身上哪里有痛感。
我常艾灸的部位是中脘、神阙、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太溪、涌泉穴,肾乃先天之本,这几个穴位对肾相当有好处,肾气补足了,精气神自然就上来了。艾灸疗法是我从单桂敏医生的书本中学到的,这位退休的老医生的文章里有不少真实案例。
我男友有一天晚上头晕得比较严重,有点儿神智不清了,我马上倒了一杯葡萄糖水让他喝,他喝了一口再也喝不下去了,于是我给他艾灸了神庭穴和百会穴,然后给他的大椎穴拔罐,并且按摩他的督脉,不一会儿,他就清醒过来,眼睛看东西清晰多了,也没那么晕了。大概是艾灸了神庭穴的关系,那一天晚上他睡眠很好,第二天一早他便神清气爽,头晕的症状已然消失了。
体内的毒素如果不清理,毒素到了身体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便会出现症状。为了让身体能够及时排毒,我也会定期拔罐,进行膀胱经排毒。记得第一次在膀胱经上拔罐的时候。我背部紧绷,感觉痛但是很舒服,拔完罐之后,我的背部都发红了,尤其是在肾俞穴的位置上,那更是红得发紫,这说明体内毒素并不少,每次排完毒后,第二天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
我有不少同学朋友是医学院毕业的,他们说,现在的医学院里,普遍重西医轻中医,因为中医深奥难学,讲究的是医生的经验,光是通过望闻问切就判断疾病实在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而西医就容易多了,通过借助各种仪器检测来判断疾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然后对症下药即可。中医则不然,中医讲究的是一种全局观,要判断这病根出在五脏六腑中的哪一处。此外,中医还讲究治未病,症状未出现之时就要及时地去调理,把病根扼杀在萌芽的阶段。
遗憾的是,我现在看到年轻中医越来越少,医院里的中医科室少有人问津,提到刮痧、放血、艾灸、拔罐,很多人都不熟悉,甚至从未接触过这些疗法。以前还有医生会刮痧、艾灸、放血、拔罐,现在的医生好多都不会了,因为他们根本没学过,其实,这些中医疗法是相当节约医疗成本的,不需要打针吃药,甚至不需要开刀做手术。而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中医在医学界的地位不如从前,况且中医疗法难度大,成本低,宅心仁厚的医者们逐渐老去,而目前的教育制度又难以允许医术高明的老中医真正走进正规的医学院去教学,很多传统疗法和偏方散落民间,难以传承,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医在衰落。可是,我还是由衷希望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中医学能够再次发扬光大,中医能够重新获得大众的认可,让科学的中医疗法继续造福人类,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