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深度工作的准则3----远离社交媒体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深度工作》P313-318
【R:阅读原文】:
戒掉社交媒体
赖安·尼科迪莫斯(Ryan Nicodemus)决定简化生活的时候,首要目标中有一项是自己的财产。当时,赖安独自一人住在三居室的大公寓里。多年来,受购物冲动的驱使,他极尽所能装填了偌大的空间。现在是时候从外物中夺回自己的生命了。
他用的策略简单又粗暴。他用了一个下午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进纸盒,就像要搬家一样。为了使他认为的“艰难任务”变得相对轻松一些,他将这个活动称为“打包派对”,他说:“在派对上一切都很有趣,对吧?”
完成打包后,尼科迪莫斯在接下来的一周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如果他需要一件已经打包了的东西,他就把它拿出来放回原来的位置。一周后,他发现大部分的物件都在箱子里没有动过。
如此,他便扔掉了它们。
在生活中,物件会不断累积。一方面的原因是在考虑是否扔掉的时候,人们容易担心“如果有一天会用到怎么办?”然后会把这种担忧变成一个借口,把那件本要扔掉的物件保存下来。尼科迪莫斯的打包派对为他提供了一个确切的证据:他的大多数物件不是必需的,他简化生活的努力是正确的。
上一条策略为清理当前占用时间和注意力的网络工具提供了一个系统性方法。这个方法的灵感来自于赖安·尼科迪莫斯丢弃无用物件的方法。
详细说来,这种方法要求你将当前使用的社交媒体服务进行一个相当于打包派对式的处理。至于“打包”,你只是在30天内不使用脸谱网、Instagram、Google+、推特、Snapchat、Vine这些服务,包括从今以后新产生的流行网络服务。不要删掉这些服务,并且(注意这一点很重要)也不要在网上说你将注销账户:就只是停止使用,突然停止。如果有人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到你并询问为什么你在某一款服务的活动频率下降,你可以解释,但是不要主动去告诉别人。
经过30天这种自我强加的网络孤立,针对你当前戒掉的每一个服务,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1.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服务,过去30天会过得更好吗?
2.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那么就永久戒掉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是很确定的“是”,那么就重新启用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不太肯定或者模糊不清,那么就自行决定是否重新使用这项服务,其实我鼓励你选择戒掉(你随时可以再加入的)。
这个策略集中针对社交媒体,因为在所有可以占用你时间和注意力的网络工具中,利用不当的社交媒体对深度工作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服务断断续续地在不可预知的时间推送一些私人信息——使其有很高的致瘾性,因此会严重妨害你按计划行事和专注行动的能力。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深度工作是一种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专注地完成工作的能力,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占用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拆页提出了一种先将当前使用的社交媒体应用暂时停止使用,然后再评估其对自己生活和环境的关联度,最后再进行处置的深度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借鉴了将生活中无用东西打包丢弃从而简化生活的方法。
WHY:
首先在所有网络工具中,社交媒体对人的注意力影响最大,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时间就消耗在各种社交应用的推送里,这种致瘾性是社交媒体产品致胜的关键属性,但不幸的是,被营销的受众的碎片化时间牺牲掉,以至于人们无法专注于工作,无法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因此,如何合理的戒掉社交媒体,需要一种相对科学的方法。
HOW:
1)30天打包社交媒体应用:用30天的时间,暂时搁置一些你正在使用的社交媒体应用,注意不是删除应用,也不是注销账户,只是将他们搁置一边暂停使用。
2)两个问题评估每一个应用:如果30天一直用这个应用,生活会变好吗?其他人是否关心你用没用这个应用?
3)删除或保留:对于步骤2评估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进行彻底删除,答案是肯定的,恢复使用,模糊的建议进行删除处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经验】
前段时间在整理一个公司项目推介PPT,这个PPT花了我三天左右才搞好,搞完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这工作效率出了很大的问题。回顾整个过程的时候,我发现碎片化的时间管理很不好。我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回一些无关痛痒的微信,顺便再刷一下朋友圈。一刷朋友圈,这时间把控就没数,等到再回过头来继续手头的工作,又要重新理下思路。没办法进入到深度工作的状态,一方面工作的效率比较低,同样由于缺乏专注度,工作的成果也不会特别出色。我手机中不止微信,像微博,抖音,这些大量的社交媒体应用不知觉间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而且我统计了下手机上安装的所有应用,一共高达150多个,社交媒体的应用使用频次最多,另外很多应用都是没事点进去一下,又怕以后用的着,就一直留着没删,积少成多,每天把大量的碎片时间都贡献给了这些APP上。
【反思】
我上个月开始将自己的朋友圈设定为3天可见,最开始我会以为会有很多人关注这种变化,结果发现根本没人注意到。对于很多应用,就像习惯一样,不自然的让人拿起手机,就开始消磨起时间,人们都没有思考过,这些应用跟你的生活有联系吗,别人真的很关注你用没用这些APP吗?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适用场景】工作专注力训练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整理手机APP,将正在使用的社交媒体类应用先封存一个月,一个月过后评估其重要性,进行删除或保留。
【行动计划】
1)30天封存APP-------将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APP,在手机上建立一个单独的临时文件夹暂存,一个月内不使用。
2)评估这些APP重要性-------一个月后,对每个APP,按照是否能给生活带来帮助和是否周围人关注自己使用没,这两个问题评估其重要性。
3)删除和保留-------对没人关注你用没用,以及对自己生活没什么用处的APP直接删除,手机上精简APP数量至50个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