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早上8点50分,我和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打开邮箱,看到了考试结果通知邮件,得知自己通过,让我惊喜得差点在办公室叫了起来。
CISA(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or) IT审计师, 是从业务,审计的角度看待和管控IT的风险. 有兴趣可以参考链接CISA
在下定决心考CISA后,只余下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没时间参加辅导班,考虑到IT基础架构和审计的知识自己储备甚少,通过率不高,开始准备时心里一点底没有。所以得知通过,内心给自己大大点个赞。CISA的知识对参与随后内审和GRC(goverance risk compliance)内控的项目都奠定很好基础。
如今,时隔半年听樊登读书会“刻意练习”这本书,提及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监测计划执行。觉得一些做法思路,于我心有戚戚焉.
回想起自己准备考试时,也不自觉地实践了一些方法,故整理作为日后学而行的参考。
1.分解目标:
在读了过来人的攻略,考纲后对通过考试目标进行了解。
首先:任务分类: 读教材,做习题 ,交流讨论, 时间比例 2:1:1。大幅压缩了参加讨论群的时间。
然后:任务细分,比如,针对读教材这个任务,参照今年和去年考纲,比较知识点的变化,统计出91个知识点。
最后:匹配时间:
从订计划到考试一共10.5周,在下图中,我详细定了学习安排,细到每天看几页,做几个习题
2.专注练习:
把知识点碎片化,每天要看的知识点摘出来,变成可携带的几张纸,把所有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全部用上,地铁,公交,见朋友的等待时间,每次看一点点。
针对练习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归纳:
做错的习题,按章节,知识点分类,归纳出错误原因,然后用自己语言总结
例如:审计发现问题处理流程,全书配套习题中出现了10次,全部找出来,用自己的话总结:非紧急问题,只记录,不干涉,静观其变。
就如同教育孩子,不急于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观察,让孩子从自然后果中学会如何处理问题。
不好分类时,参照印象笔记的做法,加上标签,可以通过标签归并查找。
看书和练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所学的内容建立知识体系,每章有哪些内容,都讲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思维导图画出来。
3.及时调整:
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对比进度,调整,比如,我最初选择考中文试卷,后来看教材的过程中发现翻译很晦涩,容易误导,重新买教材,选择英文考试。
突破舒适区,转换看问题角度:
转换观念,审计和IT思路完全不同,IT是解决问题,审计是发现问题。方向对了,很多方法就明白了。
最后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对照思维导图把91个知识点都过了一遍,觉得在头脑中有完备体系。
一晃半年,读手中书,看脚下路,问自己,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实现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