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
质量的平缓发展阶段,在转速时期,受到疫情影响,出现一定的出口收缩,投资放缓和内需不足情况。对于经济未来走向,国内外,上上下下都非常关注,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人士都纷纷发表各自观点,最近关于民企与国企的发展问题,更是成为热门的话题。这里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与林毅夫的部分观点,提供给大家思考。
40年来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概括为民营企业的“56789”,即国内民营企业对现在中国社会经济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张维迎与林毅夫都对市场经济的认可,但对市场约束条件与产业政策等有着明显的不同观点,这在张维迎的《市场的逻辑(第三版)》和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典藏版)》中有着较全面的阐述。
一、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以企业自生能力为微观分析基础,以每一个时点给定的要素禀赋结构为切入点,提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变迁过程,需要依靠“有效的市场”来形成能够反映要素稀缺性的价格体系以诱导企业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也要有“有为的政府”来解决结构变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外部性问题和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一个国家只有同时用好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才能实现快速、包容、可持续的增长。新结构经济学的主张,只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能够务实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和施政能力创造局部有利的条件以支持内外资企业利用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发展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那么,每个国家都能够迅速创造出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来,都有可能告别过去的命运,开启一个充满活力的发展新篇章。分析建议放弃赶超战略,改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并在转型过程中创造条件解决传统部门中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消除双轨制遗留下来的扭曲,以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新结构经济学主张产业政策。
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的共同作用,将产业分为追赶型、领先型、转进型、弯道超车型、战略型五种类型,阐述了应该如何针对各种不同类型产业面对的市场失灵问题,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1)提供与新产业相关的信息,让企业知道哪些产业是与由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新的比较优势相一致的;(2)协调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3)对工业化和结构转变过程中带有外部性的活动予以补贴;(4)通过孵化或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催化新产业的发展,以克服社会资本的短缺和其他无形约束。
新结构经济学的三大支柱是:它包含了对一国比较优势的理解,这种比较优势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演化;在发展的任一阶段都把市场作为最优的资源配置机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因势利导作用。
二、张维迎的市场逻辑
从古到今,人类的历史就是强盗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两种逻辑作用的结果。
罗马帝国的征服是强盗的逻辑,丝绸之路是市场的逻辑,欧盟的形成则同样基于市场的逻辑。人类的进步可以说是用市场的逻辑逐步替代强盗的逻辑的过程,因为,强盗的逻辑只是在分配财富,甚至在毁灭财富,只有市场的逻辑才能够真正创造财富。在过去200多年中,人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就是因为用市场的逻辑替代了强盗的逻辑。虽然现在国家之间仍然有很多强盗的逻辑,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只有按照市场的逻辑交换,才能共赢,才能不断改善我们全人类的生活。近代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日本和德国。日本和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企图用强盗的逻辑来改善自己国家的利益,但最终失败,几乎毁灭。“二战”之后,这两个国家之所以能够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因为他们转向了市场的逻辑,所以他们变成了经济强国。
张维迎是坚定的“市场派”,他认为市场逻辑,完善的市场经济主要是自由、产权和企业家精神。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市场不可能运行。 自由和市场是同一硬币的两面。而自由的保障,就是对产权制度的尊重。 这个产权制度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权、知识产权。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第一个命题是:市场经济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制度; 第二命题是:企业家精神是市场有效、有序运行的核心驱动力。
市场经济特征之一: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市场经济特征之二: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 市场经济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人,捍卫市场经济就是经济学家的职责。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市场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资源配置;二是技术进步。增长的真正潜力是来自第二个方面,就是市场竞争推动的不断的技术进步。市场的这两个功能来自企业家的两个基本职能:第一个是套利,第二个是创新。
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企业家的两种职能相互交替、不断推进的过程。有套利空间就有企业家套利,套利空间消失了企业家就必须创新,创新又为其他企业家提供了新的套利机会。有一些套利活动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创造价值。社会财富的增长只能来自生产性套利和创新,不可能来自非生产性套利。
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从配置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的企业家必须从套利型企业家转向创新型企业家。下一步从配置效率驱动的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更多的要靠创新型企业家。创新的第一个特点是高度的不确定性,第二个特点是周期特别长。创新对制度的要求更高,他对产业政策持审慎态度,并提出对创新相关障碍加以清除。
对于各界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对此,它会做出最全面最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