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耐性比较差的原因,让我去追一部电视剧确实有点吃力。最近几年看的电视剧屈指可数,说的上名字的好像只有《甄嬛传》、《伪装者》和《人民的名义》,而之前火热的《大江大河》和《知否知否》甚至当年誉为良心电视剧的《琅琊榜》也是听身边人不断的提起,但是我却没有去尝试一看的勇气。
《都挺好》是最近爆红的一部连续剧,同样我也一集都没看,但是微博上每天4分钟的预告就足够我了解大致的剧情。好像就是讲的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母亲、遇事就躲的父亲、神仙也带不动的猪队友二哥和自视宽容无私的大哥与女主人公组成的一个畸形的家庭,但是女主人公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成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之后又圣母心发作不计前嫌去帮助自己的家庭的故事。当这部剧播出的时候,就有人在微博上将女主人公和《欢乐颂》中的人物樊胜美对标,认为这就是都市女性在职场上展现了自立自强的一面,却不得不遭受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往深渊里拽的悲惨写实!
原生家庭的影响包括从小生长的环境,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这些直接对应的就是一个人的三观建立,而这些很大程度都是从原生家庭带过来的。国外的影视作品里,总是会强调心理创伤。小时候被一些人伤害过或者PTSD(战后心理综合征),他们都会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因为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可是十分奇怪的是,中国人却从来不把这些当作一回事情。
中国人讲究子不教父之过,严师出高徒,认为战场上拼命杀敌那是出于本分,如果因为本分的事情还导致心理有问题就会觉得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那么到底中国人更耐造还是外国人太矫情呢?
苏明玉从小被母亲灌输女孩不如男孩,两个哥哥也习以为常的认为妹妹就应该帮助自己,男孩子才是家庭未来的支柱。苏明玉有一个歇斯底里的母亲,有一个畏首畏尾毫无男子气概的父亲,如果是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女孩子,在这样扭曲的价值观中度过十几年,她怎么不受影响?苏明玉有主角光环,成年后成为家庭中收入最高的人,她极力想摆脱自己的母亲给自己的灌输的想法,极力想和自己的大哥二哥以及父亲摆脱关系,不产生任何联系。她在剧中哭了很多次,但是我想最让她崩溃的就是她的父亲指着她喊出了她母亲的名字,在那一刹那,她的父亲将苏明玉看成了她的母亲,而苏明玉成了那个最让她讨厌的人!
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即使再强大的人,也能把一个先天还不错的孩子生吞活剥。被原生家庭摧毁的人太多太多,而苏明玉的例子几乎很多次都能在我身边上演,对于这样的人,是应该伸手去帮助他(她)还是任由他(她)在生活中沉浮?
但是我仍然只能采用最中庸的方式去告诉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原谅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麻烦与伤害。而最终的办法,需要自己重新塑造属于自己的个体,不再依托任何人。
当你不再抱怨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影响;当你知道自己的性格有多少是源于过去;当你能够慢慢修正所带来的影响而造成的错误,那才是一个新的自己,那才是属于自己的一座丰碑。人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非独立的存在,与过去和解,和未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