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无所事事,看起书来,真是难得的情况。在书柜中随便地找出了这本《我的朋友胡适之》,因为它的红色书脊特别耀眼。去年在当当上买的,一直没有读。很多书就是这样,囤着,不读,用来展示给别人为赢得掌声和夸奖,多操蛋的想法,多么操蛋的虚荣心,后来索性将所有书都放在木箱里面封存,留在身边的不多。每次扫视这柜子上面那十几本书,根本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不知为何我开始讨厌之前的选书方向和内容。这就是一种否定从前自己的表现吧。
从三月份开始到现在四个月过去了,我没有读过书,倍感空虚。一方面是被性事所累,一方面是被家事所困。男人成家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静下心来做事情,也可能是我本身的承受能力有限吧,怪不得别人。家庭不幸福,后果不堪设想。除非是逃离家庭的纷繁琐事而用工作来麻痹自己的幸福认知。那样,人生就缺少一种爱。
胡适这个人,在我的阅读范围内频繁出现。尤其是前几年一只专注晚清民国史,跟着最近的史学热读了几本相关书籍,自大的认为对晚清民国史门清,其实不然,我只是知道戊戌变法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这样的常识而已。如果深入其中,还需要深厚的沉淀和积累,否则,绝不能妄谈任何国事家事天下事。
在我的印象中讲胡适最多的书籍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岳南老师的《南渡北归》,其中包含着大量民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悲欢离合,跃然纸上。从那时起我就特别羡慕当年的那一批人物,他们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有着某种风骨,有着某种信仰。而非当今所谓高学历人员。我想,那时候的社会与现在大不相同,也不可同日而语。从民国时期的文字可以感觉到,知识分子就应该是精英,也应该按照精英的级别来培养,而非实验室小白鼠,仅仅是一种试验品,而不赋予他们精英的定义和概念。
我没有读过胡适的书籍和文章,甚至是简单的论文也没有。也不知道这个哥们有什么传世著作和理念。现在的我也不能理解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留学美国,大学教授,所论述的内容似乎都是基本观念的考究,可惜我理解不了。购买这本书的初衷也许就是想知道更多关于胡适的故事,也算是对中国近代史更加具体的理解吧。对于我这个野路子的读书人,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我看起来更加博学更佳沉稳了。
今天静下心来读此书,实属不易。半个小时前在计划着火车上的时间看什么书。每次坐在火车上的时候,总得带一本书。看呀看,却极少能够深入,仅能算作打发时间的方式罢了。但是出门带一本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许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一本书可以保平安,在我的认知上似乎在逐渐靠近一本书的神性了。
记得第一次在火车上看书是大学第一年从沈阳返回西安的路上。拿的是一本高考后的第一天我去逛葫芦岛的北方图书城买了一本郁达夫写的英文版《京华烟云》。虽然英文不好,但是阅读英文原版书籍一直是我的目标之一,到现在都没有实现。可是我越发觉得英文满满地成为了我的刚需。我需要知道外国人在说什么,在写什么,我要看到外界世界的真实文字……
我在车厢里过道座椅上翻看着,过了一会一个列车员大叔过来说:“小伙子,你这看的是啥?”我说:“郁达夫写的英文版《京华烟云》。”他非常惊讶地看着我,也许是因为我表演的非常像样吧,在眼神扫过文字的时候内心的疑惑和大叔的疑惑应该差不多,根本不懂。后来大叔和我又聊了好一会关于大学关于学习的事情。但是这次让我感觉到整个车厢或者整个火车上面看书的人寥寥无几,在上 main读书都是奇葩。但是最近几年却有所不同,在高铁动车上买呢,支起电脑办公或者看书的人明显增多,一方面是因为群体的不同,一方面是我们有一部分人慢慢地意识到读书的意义了吧。但是前者的因素更多些吧,毕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