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所感

本来打算读完一本书就输出一些想法,很惭愧,懒惰到今天距离读完《文化苦旅》已经又读完一本《围城》了,索性两次合为一次,一齐写写吧。

在读书这方面,我还是个小学生,更不用提写读后感,更像是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婴孩自言自语罢了。也只当是写给自己看看,当做个纪念。最近读完了《文化苦旅》和《围城》,与其说是读书,更像是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和执念,这两本书买了太长时间了,时间长到束之高阁的他们已经成为和书架合为一体的装饰品,这次总算是也让他们接了接地气。

且先来说一说《文化苦旅》吧。

我读书很少关注作者是怎样的,常常是看到简介感兴趣才购买和阅读,而《文化苦旅》这本书却是因为作者买的。最初了解到余秋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应该是知道姐姐比较欣赏余秋雨的文章,但是我们在家里从不说这些,具体细节是怎样的也就成为“历史”了,不必深究。那个时候可能我还在读小学四五年级或者是初中一二年级,余秋雨成为我第一个知道的现当代“大家”。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喜欢模仿,模仿潮流,我更离谱,模仿姐姐写周记的风格,甚至余秋雨也成为我模仿的“喜爱的作家”。但是我买的第一本他的书却不是这本《文化苦旅》,而是一本选集,封面像极了《百年孤独》,暗暗的,深深的,正迎合了我那个向往自由,假装深沉的年纪。在去舅舅家的公共汽车上,装模做样的完成了我和余秋雨的第一次“相遇”——阅读《贵池傩》。读完这本选集之后,很惭愧,再也没有真正再去阅读他的文章,却在心里种下了种子。高考结束之后,买了一批书,正包含了《文化苦旅》和《围城》,打算养一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一晃也过去五六年了,真是惭愧惭愧。

《文化苦旅》第一次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很敬佩余秋雨每每旅程,是在歇脚的夜晚回忆所历所感。这倒让我想起来学人类学做田野时,老师多次强调一定要每天整理自己的田野记录,这也是发生在夜晚的。我想也是博闻强识的人才能做到的,像我这种愚才,不时刻记录怕是到了夜晚脑袋里早就空空如也。比如此刻,我也只是在根据我的回忆在记录阅读感受而已,难免有所疏漏错误。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思考书名的缘故。文化倒是好理解,这一路走一路思考,由内至外,由表及里,简单来说都是从文化来看的。“苦”字值得好好感受。这倒是成了高中古诗文鉴赏的“炼字”了。这里只谈愚见,并没有借鉴任何权威或小众的观点,如果理解有偏或者浅显过了,权当看个乐吧。

从中华山川河海,到精工巧匠的馈遗,从国门外的反差,到生命历程的唱和,“苦”得“千姿百态”,“各成一派”,有时候太苦了甚至成了“哭”。我哭道士塔的茫然冷淡,我哭巴金百年的飘摇坚韧,我哭千百年文人骚客生民不息......历史的厚重,时间的绵延,这些都使我感到渺小,这是一种体量上的无力,也是一种被裹挟前进的叹息。都江堰却告诉我生命不息。到底是“苦”还是“哭”,到底是名词还是动词,到底是遗憾还是无奈。说到这里,有些“强说愁”的滋味了,倒像极了生活。参加推书活动的时候,我写到,现在我们太浮躁了。这倒不是说没有耐心,只是学不会体会了。但有时候沉淀又像极了小时候模仿的我,更像是假装。因此我想,沉淀不是单纯的孤寂,总要做些什么,要阅读,要写作,要去感受,要去体会,要看山川河海,要赏人文遗古。

倒也想像余秋雨一样走遍中外,横贯古今,那也是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但现在,只做一个人已经很难了,做一个纯粹的人更是美好的心愿了。还是朝着做一个纯粹的人前进吧,这一路上倒是有“苦”有“哭”,更有“喜”有“乐”,且看历史,且随时间,且表心意。

再来说说《围城》。

说来有趣,说起钱钟书,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围城》,而是杨绛。现在《围城》读完了,总该找时间读一下《我们仨》。前面说到我读书像小学生,倒也不是谦虚,如今这个年纪才真正读完了《围城》,在读书圈可能真会被耻笑,不过我也不进任何圈子,自娱自乐倒也很自在。

《围城》也买来好久了,上大学军训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选择申请“坐训”,多了很多读书的时间,那时候决心要把买的这些书读完。先读的是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实话说,代入感太强,路遥回忆中的那些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苦难,实在是让我身临其境,读起来几近崩溃,进度也慢的很。这时候恰逢有位同学见我有《围城》要借去看,便欣然同意,谁知久借不还,我连《早晨从中午开始》都磨磨蹭蹭读完了,终于鼓起勇气向她讨要,说自己要读。说来真是可笑,书确实要回来了,但从那之后也是束之高阁,一直未读,直到近几日才读完。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最初印象。读完此书,有些难言。我常常能从书里面看到自己,现在读到方鸿渐也有几分像看到了自己。比如孙小姐姑妈说的“能力不大,脾气不小”,辛楣说的“并不讨厌,可毫无用处”,感觉真是像,但自己看自己总是容易消极的,难辨真假。但有一点,我觉得自己确实不像方鸿渐,情商。也许理解有偏,不论是对待周家,还是苏小姐,还是那个去相看的人家,还是孙家,方先生总是透漏出情商堪忧的迹象,小家子气,说好听点叫自然天性。这倒不是说让我们学会做戏,但最起码的待人接物总是要会的。也许是传统想法过于根深,我实在不理解他在外独身游学多年,为何成长到这个境界,回国还要假造证件。也许这也是钱钟书写这本书的目的,他要写的是这个时代。最近在看老版的剧版《三国演义》,人人把吕布看作喜剧效果,怎知我们不是吕布?方鸿渐同样的,我们又哪里不是方鸿渐?在走向对生活一步步妥协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挣扎。赵新楣在挣扎吗,当然,只是有家世,有人脉,他的挣扎和方鸿渐相比出路也就多了。学业、事业、爱情、婚姻,这些一切的一切,方鸿渐可以说是个失败者,但也不是没有成功之处。爱情只有成功了才是婚姻吗?仅仅是体会到爱情,学会了思考,也不能说是一种失败。方鸿渐有一种傲气,一种与他自身不相匹配的傲气,或许可以叫自负,“并不讨厌”可以是一种夸奖,“毫无用处”却应当自省了。

现在的我已经“躺平”了,以方鸿渐为蓝本,或许应该这样做。做一个“并不讨厌”的人并不难,但至少应该有人喜欢;做一个“毫无用处”的人却也是真的难,一个人总应该于内于外有些或大或小的作为,不至于空虚。学会自我突破,有人协助当然好(如辛楣),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至于总总听人一番话就“拨云见日”。现在总是一个好时代,我们有活得透彻明白的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与优秀的人同行,走的更远 《荀子·劝学》里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年过半百,怎样度过自己的...
    清荷_4fd8阅读 163评论 0 0
  • 人排着长队等书,到书排着长队等人,阅读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人更多追求物质和享受、而八九十年代...
    不谷鸟阅读 162评论 0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中国有个词汇,叫“潜规则”。...
    a257b6cba87d阅读 1,784评论 0 1
  • “我们班的有些人啊,整天心里就装着个篮球,活像个球痞子一样,等高考结束和上大学了,保准让你们打个饱。” 六年多以后...
    后山的桥阅读 387评论 0 0
  • 农历己亥猪年正月初三,将《围城》读完,本想多耽搁几日,慢慢去看小说里的人物的心路历程,但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是引的...
    小兔子0207阅读 878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