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读完一本书就输出一些想法,很惭愧,懒惰到今天距离读完《文化苦旅》已经又读完一本《围城》了,索性两次合为一次,一齐写写吧。
在读书这方面,我还是个小学生,更不用提写读后感,更像是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婴孩自言自语罢了。也只当是写给自己看看,当做个纪念。最近读完了《文化苦旅》和《围城》,与其说是读书,更像是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和执念,这两本书买了太长时间了,时间长到束之高阁的他们已经成为和书架合为一体的装饰品,这次总算是也让他们接了接地气。
且先来说一说《文化苦旅》吧。
我读书很少关注作者是怎样的,常常是看到简介感兴趣才购买和阅读,而《文化苦旅》这本书却是因为作者买的。最初了解到余秋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应该是知道姐姐比较欣赏余秋雨的文章,但是我们在家里从不说这些,具体细节是怎样的也就成为“历史”了,不必深究。那个时候可能我还在读小学四五年级或者是初中一二年级,余秋雨成为我第一个知道的现当代“大家”。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喜欢模仿,模仿潮流,我更离谱,模仿姐姐写周记的风格,甚至余秋雨也成为我模仿的“喜爱的作家”。但是我买的第一本他的书却不是这本《文化苦旅》,而是一本选集,封面像极了《百年孤独》,暗暗的,深深的,正迎合了我那个向往自由,假装深沉的年纪。在去舅舅家的公共汽车上,装模做样的完成了我和余秋雨的第一次“相遇”——阅读《贵池傩》。读完这本选集之后,很惭愧,再也没有真正再去阅读他的文章,却在心里种下了种子。高考结束之后,买了一批书,正包含了《文化苦旅》和《围城》,打算养一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一晃也过去五六年了,真是惭愧惭愧。
《文化苦旅》第一次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很敬佩余秋雨每每旅程,是在歇脚的夜晚回忆所历所感。这倒让我想起来学人类学做田野时,老师多次强调一定要每天整理自己的田野记录,这也是发生在夜晚的。我想也是博闻强识的人才能做到的,像我这种愚才,不时刻记录怕是到了夜晚脑袋里早就空空如也。比如此刻,我也只是在根据我的回忆在记录阅读感受而已,难免有所疏漏错误。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思考书名的缘故。文化倒是好理解,这一路走一路思考,由内至外,由表及里,简单来说都是从文化来看的。“苦”字值得好好感受。这倒是成了高中古诗文鉴赏的“炼字”了。这里只谈愚见,并没有借鉴任何权威或小众的观点,如果理解有偏或者浅显过了,权当看个乐吧。
从中华山川河海,到精工巧匠的馈遗,从国门外的反差,到生命历程的唱和,“苦”得“千姿百态”,“各成一派”,有时候太苦了甚至成了“哭”。我哭道士塔的茫然冷淡,我哭巴金百年的飘摇坚韧,我哭千百年文人骚客生民不息......历史的厚重,时间的绵延,这些都使我感到渺小,这是一种体量上的无力,也是一种被裹挟前进的叹息。都江堰却告诉我生命不息。到底是“苦”还是“哭”,到底是名词还是动词,到底是遗憾还是无奈。说到这里,有些“强说愁”的滋味了,倒像极了生活。参加推书活动的时候,我写到,现在我们太浮躁了。这倒不是说没有耐心,只是学不会体会了。但有时候沉淀又像极了小时候模仿的我,更像是假装。因此我想,沉淀不是单纯的孤寂,总要做些什么,要阅读,要写作,要去感受,要去体会,要看山川河海,要赏人文遗古。
倒也想像余秋雨一样走遍中外,横贯古今,那也是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但现在,只做一个人已经很难了,做一个纯粹的人更是美好的心愿了。还是朝着做一个纯粹的人前进吧,这一路上倒是有“苦”有“哭”,更有“喜”有“乐”,且看历史,且随时间,且表心意。
再来说说《围城》。
说来有趣,说起钱钟书,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围城》,而是杨绛。现在《围城》读完了,总该找时间读一下《我们仨》。前面说到我读书像小学生,倒也不是谦虚,如今这个年纪才真正读完了《围城》,在读书圈可能真会被耻笑,不过我也不进任何圈子,自娱自乐倒也很自在。
《围城》也买来好久了,上大学军训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选择申请“坐训”,多了很多读书的时间,那时候决心要把买的这些书读完。先读的是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实话说,代入感太强,路遥回忆中的那些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苦难,实在是让我身临其境,读起来几近崩溃,进度也慢的很。这时候恰逢有位同学见我有《围城》要借去看,便欣然同意,谁知久借不还,我连《早晨从中午开始》都磨磨蹭蹭读完了,终于鼓起勇气向她讨要,说自己要读。说来真是可笑,书确实要回来了,但从那之后也是束之高阁,一直未读,直到近几日才读完。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最初印象。读完此书,有些难言。我常常能从书里面看到自己,现在读到方鸿渐也有几分像看到了自己。比如孙小姐姑妈说的“能力不大,脾气不小”,辛楣说的“并不讨厌,可毫无用处”,感觉真是像,但自己看自己总是容易消极的,难辨真假。但有一点,我觉得自己确实不像方鸿渐,情商。也许理解有偏,不论是对待周家,还是苏小姐,还是那个去相看的人家,还是孙家,方先生总是透漏出情商堪忧的迹象,小家子气,说好听点叫自然天性。这倒不是说让我们学会做戏,但最起码的待人接物总是要会的。也许是传统想法过于根深,我实在不理解他在外独身游学多年,为何成长到这个境界,回国还要假造证件。也许这也是钱钟书写这本书的目的,他要写的是这个时代。最近在看老版的剧版《三国演义》,人人把吕布看作喜剧效果,怎知我们不是吕布?方鸿渐同样的,我们又哪里不是方鸿渐?在走向对生活一步步妥协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挣扎。赵新楣在挣扎吗,当然,只是有家世,有人脉,他的挣扎和方鸿渐相比出路也就多了。学业、事业、爱情、婚姻,这些一切的一切,方鸿渐可以说是个失败者,但也不是没有成功之处。爱情只有成功了才是婚姻吗?仅仅是体会到爱情,学会了思考,也不能说是一种失败。方鸿渐有一种傲气,一种与他自身不相匹配的傲气,或许可以叫自负,“并不讨厌”可以是一种夸奖,“毫无用处”却应当自省了。
现在的我已经“躺平”了,以方鸿渐为蓝本,或许应该这样做。做一个“并不讨厌”的人并不难,但至少应该有人喜欢;做一个“毫无用处”的人却也是真的难,一个人总应该于内于外有些或大或小的作为,不至于空虚。学会自我突破,有人协助当然好(如辛楣),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至于总总听人一番话就“拨云见日”。现在总是一个好时代,我们有活得透彻明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