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永远是忙碌的一天。下班后,我匆匆找了一家快餐店吃饭,然后听到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是一个小工想换新手机,旁边有人给他推荐VIVO、OPPO,而在一旁的厨师义正言辞地告诉他,VIVO和OPPO手机主要是迎合二三线城市的农村消费者,都是低配高价,不值得购买。
而且他还知道明天,也就是25号,小米会发布一款新产品小米Note2,是双曲面屏,配置很高,而且不会很贵,但似乎并没有打动那个小工。
其实那个厨师所说的那篇关于VIVO和OPPO人群定位的文章,我也看过,大致的意思就是深耕二三线城市的线下市场,虽然高价低配,但因利润丰厚,售货员也乐于推荐,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才造就今天的局面。
然而,其深层次的原因,有三点
1、抓住线下机会
2、聚光灯效应
3、利益驱动
第一点,抓住线下机会。当小米从2011年开启智能手机性价比时代,引爆国内手机品牌制造时代,各种手机厂商纷至沓来,线上手机市场一片繁荣,而为了节约成本,这些品牌并没有注重发展线下门店。
这反而是个好机会,而OPPO和VIVO就看到了这个好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在网上购买一款手机的,尤其是年龄略长者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消费者,而且很多消费者不愿在网上购买手机。
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如何保修,正如小米这样的纯电商企业,短期内是没办法做到全国覆盖维修点,而有门店就意味着售后有保障,因此门店就是品牌质量的有利背书。
第二点,聚光灯效应,在前期将门店铺设到大江南北,建立完善渠道的同时,还需要较高的曝光度,只请当红明星代言,独家冠名最热的娱乐节目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促销就是最直接的手段。
加上无孔不入的门店,很容易让人产生高大上的感觉,当它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之中,你想不看到它都难,就像黑暗之后,聚光灯只打在它的头上,你很难不对它印象深刻。
第三点,利益驱动,在2012年我就接触手机卖场的业务,VIVO和OPPO不止设有自己的专卖店,还会在各种手机卖场入驻,甚至还有校园代理,而据我在手机卖场的了解,几乎所有的销售员都喜欢推销这两个品牌的手机,原因很简单,提成高。
而且他们很会偷换概念,比如在他们只会告诉你这个手机是几核的,多大尺寸,连宣传页上都很难找到手机的确切配置,而且很多消费者也不care这些,他们才搞不懂高通和联发科有什么区别,夏普和友达的屏幕有什么不同,我还看到很多厂商居然还把ROM和RAM的核数累加起来,反正“核”越多越好就对了。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很“务实”,从来不说普通消费者听不懂的话,只阐述一个简单的概念,比如“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1600万柔光自拍”,比起那些听不懂“黑科技”,反倒在这种宣传更深入人心。
最后,我还要说一下关于品牌的定位,OPPO和VIVO在这点上很聪明,因为前期的宣传投入,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高品质、大品牌的感觉,而一贯的高定价策略从一开始就把这个产品拔得很高。
在这方面,小米就吃了很大的亏,从一开始定1999元旗舰价格,加上后来红米的千元机定位,如今已经成为性价比代名词,这反倒限制了小米在3000元以上的手机竞争力。反观OPPO和VIVO,虽然新产品的上市价很贵,但在一年的迭代期内,可以多次促销降价,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钱赚。
虽然我们现在都离不开手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款手机的特性和配置,这个价格到底值不值。那些所谓的手机小白,并不在意什么CPU、GPU、SoC,只要外观好、品牌响、功能全就OK了。
以上,就是关于OPPO和VIVO手机成功因素的解读
感兴趣的还可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