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心得体会
一个月的时间,我有幸阅读了陈向明博士所写的《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这本书。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着重操作方面的书。它有助于一线教师提高研究意识和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反思。本书结合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有关问题介绍了”质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实施方法和操作技巧,在介绍方法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包括西方著名学者、中国学者、学生以及作者本人的研究实践。本书的特点是:重点介绍操作方法和实践过程,将对方法论的讨论坐落在具体的、情境化的研究实践中。而且本书还提供了作者本人的思考和有关学者的评论。不仅介绍了“做什么””和“如何做”,而且适当讨论了“为什么”的问题。书中采用了大量鲜活详实的教育案例,让读者体会到真正的研究要从生活中入手,忠实真实教学情境,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更切实的研究方法。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阅读《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我对“教育科研”不再感到畏惧,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是相对于量的研究而言的,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易于区分。虽然读起来有点拗口,但意思比较温和,立场比较“中性”。质的研究非常适合教育领域,是因为质的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实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群体心理的厚重积淀。教育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追求“事实”本身的真实和“客观”的层面,还需要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教育行为的影响。而质的研究对人的价值欲望非常关注,两者非常契合。
在本书中陈老师提到“在质的观察中,我们除了对看到和听到的事实进行描述以外,还应该反思自己是如何看到和听到这些事实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自己在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和总结,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以此同时,也要求教师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这样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到底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进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省,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态度,不断践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更好的教育育人。
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很多一线的教师在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收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如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把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这样教师就让想要让自已由传统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犹如明灯,指引我们的教研之路,让我们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 的专业化成长。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作研究的重要性,它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还能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和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
最后希望我们所有教师都能在教育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踏踏实实的做真学问,真研究,并耐心地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