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任何一样新技能之前,老师都会告诉我们:先完成,再完美;先模仿,再创新。
我刚开始是比较抵触模仿的,甚至还不屑一顾的认为,那都是别人的思考,不是自己的。要是照着模仿的话,不就变成盗版了吗?这岂不是知识小偷的行为?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盗版?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对象多指书籍、软件、音像制品等
和盗版相对应的是正版,那什么又是正版呢?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正确地使用版权”。而版权是属于版权所有人的,版权所有人提出使用条件,使用者只要符合条件,就算是正确地使用,就不违反版权法。企业通过开发产品,经过合法注册,受知识产权保护,进而生产产品获利。对象也多指书籍、软件、音像制品等。
很明显,在学习新技能,并完成作业时,模仿师兄学姐们的作业,还不至于涉及到法律意义上的盗版。
师者,传道解惑也。老师既然让初学者的我们先完成,再完美;先模仿,再创新,肯定也是有理由的。
掌握一项新技能,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我当初学习思维导图来说,课上的知识点听了似懂非懂,课下的作业感觉无从下手,这是大多数导图小白的最初状态。
这个时侯,老师会把往届学姐们的作业抛出来,引导我们针对这个主题,如何结构性思考,如何提炼关键词,如何做整体布局。因为有了作业示范导图,刚入门的我们,就像在深夜航行的船舶看见了灯塔,混乱如麻的思路逐渐清晰,杂乱无章的结构逐渐立体。
有了示范导图,跟着学姐的思路再梳理几次,完成作业也就轻松自如了不少。
你看,模仿并没有我最初想象中那般一无事处。只要虚心学习、正确运用、合理借鉴,模仿更像一块垫脚石,助你轻松迈过小白阶段。
在后期晋级的过程,就要有意识地找到自身优势,挖掘自身特点,让Ta成为你独一无二的标志了。
学过思维导图的朋友都知道,思维导图是英国的东尼•博赞先生发明的。中国刚盛行思维导图时,没人知道如何辨别真伪,就觉得图画得好看就行。
中国的刘艳,王玉印老师都是专程到英国向东尼•博赞先生学习思维导图。学成之后,两位都在国内创办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学院。秉承思维导图的宗旨,将正确的思维导图带给大众,并用国人更熟悉的表达和理解方式传播思维导图,让更多的中国人用上思维上的“瑞士军刀”。
两位老师虽然都师从东尼•博赞先生,但她们都脱离了老师的光环,回国打造个人品牌,在个人品牌这条路上用心深耕。如今,两位老师都是国内大名鼎鼎的思维导图专家。出书、授课、被各行业邀请去做培训,活出了属于她们的精彩!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5G时代,他山之石,或以攻玉。借鉴别人所长,只是伪装下的盗版。但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和亮点,让自己活成一道光,才是正版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