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28日,在海翼大厦,学习了庄导的《思维觉醒》,敬佩庄导的探索精神,同时思维的碰撞,让我很是兴奋,也收获感悟。
首先,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紧张”的解释。很多时候,我们会害怕当众讲话,上台就会紧张,但是有多少人去研究紧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紧张”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开始探索,紧张就像是拉开弓射箭,此时弓箭的状态就是紧张的状态,那如何能够克服紧张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松开弓箭的状态,是的,就是一种松弛感。
“放松”是一种生活状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要紧张,而是我们不会放松,在这样一个全面都感到焦虑的社会,能够放松,能够让心真的的安静下来,人才会更具有生命的状态,当我们的生命状态越好,才能拥有更好的创造力。
其次,庄导总结了四大思维底层逻辑:思维可视化、无形有形化、线性二维化和混沌逻辑化。
那该如何表达我们的思维呢?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表达思维的工具。它可以把我们的思维通过像大脑神经元连接一样可视化,也可以讲我们听到学习到和思维到的课程内容有形化,我们看书听书的过程,如果不去输出整理,你会发现很快就忘记了,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出来,就可以很短的时间内记忆并理解,还有那些听起来,看似混乱没有逻辑的内容,也可以快速的一目了然。
最后,是从人的内在挖掘,虽然没能完整的听完下半节课,那也令我感悟至深。人们常说,相由心生,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最后得出:“心即是理”,修心养性,可见心灵对我们的重要。
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感性和理性哪个更重要?也许对于感性的人来说,更多的关注人和情感,很难有逻辑的思考;而对于感性的人,重于逻辑思考,而忽略了人和情的存在。所以如果单论其重要性,我们人类更应该重视感性视角,从儿童时期,特别是0-6岁孩子,重要的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其感知世界的能力,当我们拥有较强的感知力,感受事务,关注人情事故,增加更多的觉察力,才能看到生活中很多的概念和信息,才能通过理性思考来理解概念,也才能更好的运用。
王阳明的《传习录》中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里的知,更多的是良知,所有我们现有具有感知的感性能力,我把它理解为觉知,觉察力,当真正看见,才能理性的思考探究,而去创造。
如上,是我这两天学习的简单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