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获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有一些“想法”:我觉得我被抛弃、被误解、被欺骗等,但没有发现当说出这些想法的时候会让这个谈话无法进行下去。在今天学习内容中我反思到很多时候自己把自己的想法当作了事实说了出来,而我感受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事实。
那如何去区分呢??
那些容易让人生气的想法有一个特点:这些词前面都可以加一个“被”;如:我感觉到被背叛被伤害被批评……其实很多时候双方之间是没有恶意的,但是因为这样的一些词语表达,让我们之间无法再进行谈话。
三思而行,我觉得说话也一样,当我们要说出这样的话之前,去思考🤔:我现在生气吗?对方会生气嘛??这是我的需求??
如果我感动生气、对方会生气,这也不是我要表达的需求。那应该立刻停止。我有时候在表达的时候经常着急说话,就会发现经常说错了收不回来。所以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自己可以利用这三个问题,能够冷静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看到事实并讲述,最后提出自己的要求。
比如:最近我在减肥,我妈妈会经常说我是不是又不掉肉了,其实减肥本来就会有涨,只要没有一直涨,坚持健康饮食和运动,会一点点降下来的。
我就会因为妈妈总是让我给她报体重,如果我不说体重她就会说我肯定又长肉了肯定就没有减掉。我会压力特别大,然后我就会说:你就是不信任我,我不想和你讲。
现在反思到:我的感受是我很伤心很难过很着急,我的需求是希望妈妈能够耐心信任我,具体表达:麻麻,减肥涨涨降降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会一直坚持健康饮食和运动。希望你可以信任我,耐心等待结果,我可以一个月给你分享一次总变化,你不带评价的问我:最近身体怎样我会诚实的告诉你。因为麻麻的需要是希望我健康,我也希望我健康。所以我们是有共同需求的。
比如:我工作中的师傅,他对我很严厉,属于那种不会当面夸我,但总是和别人自豪的说我的那种师傅哈哈哈哈哈!
每次一有事情我们俩必要吵架,我又是那种一被说,就控制不住掉金豆子的人。他会说我:你怎么总是那么幼稚,做事稳重点,脾气收敛点呢??我会说:你总是冤枉我(他每次都不听事情原因都会直接批评我),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你就是讨厌我,就是不喜欢我,就是嫌弃我,就是挤兑我!他气的不行!
现在想来,师傅,对不起啊~(嘻嘻原谅你可爱的徒弟哈)
我觉得我可以这样说:你感觉失望和生气,是因为我和别人说话很冲动吗?我知道你只是希望我越来越优秀,而不是觉得我差,你可以给我分析我哪里说的不太合适,我也会虚心学习。
很多时候在工作中,因为领导其实看不见我们到底做了而误会我们,我们会有一些感觉,会感觉生气会感觉委屈,其实我们可以和对方坦诚地去交流、沟通。去看清事实、表达自己的需求,提出具体可实行的要求。
但我觉得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修行的好,并不是让你渡别人的,所以没有必要为了别人改变自己,永远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在成长。
所以表达是一件事,如果没有结果也莫要强求,人生最精彩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