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作为人类获取知识最为古老的媒介,它存在的意义一直是无可替代的。从科举制度到如今,读书一直人们走往上层通道的最好的路线,人们认为读书是非常有用的思想根深蒂固,这才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言论出现。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无数人看到许多不会读书的人采用投机倒把的方式一夜暴富的时候,对于读书有用的言论开始动摇了,开始思考,读书真的还有用吗?尤其在看到网红时代的网红们通过擦边、卖丑、装疯卖傻等层出不穷的奇特乃至下流方式都能赚到许多人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的时候,更可怕的是有的老师问现在小孩的梦想是什么,大部分都是回答当网红,直播带货,看到这些回答的当代年轻人迷茫了,对于读书有用的言论的怀疑更深了,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我们不禁扪心自问,现在的这个时代,读书的什么意义还剩下什么,还有什么用呢?
在谈读书意义之前,先把读书的本质理解透了,在谈意义不迟。
有的人说,读书就是看书嘛,中国字还不认识?我却觉得没那么简单。不可否认,许多人看书真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求把书看完了,对于书的中心意思、主旨却没一个自己的见解。对此,我认为,读书的本质是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人尽皆知,师傅只教你入门之法,对于后续的修行全靠自觉的去学习,去思考琢磨,形成自己的学习法门。只有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有自己的思考了,才能把书读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根上讲,读书的书应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读功利的书。功利的书便是当朝统治阶级定制规则,需要读哪些书,怎么读,例如八股文,应试教育,考公考研都是这种类型,而应试教育最大的坏处便是使人误以为成功只有读书这一种方法,对其余方法嗤之以鼻,要知道,通往成功的途径不只一条。第二部分是读提升自己的书。提升自己的书则是对自己理想与生活有益处的书,只包含自身纯粹兴趣的书,如自己想了解金融,就读金融书;自己想学电工,就学电工书;自己想学计算机,就读计算机的书。对于两部分书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的清晰,我们也不需要分别得那么清晰,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行。
知晓了什么是读书后,对于读书的意义,在现在这时代是否还有用,就得分为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是精神层面。“读书使人明智”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可是这话比较深奥,初听并不能让人一下子明白,换句话说,读书能让人明白别人的想法,借鉴他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实际做出对自身实际情况有指导作用的相对正确决定,从而达成自身所设想目标。知道了他人的想法后,加以学习,这就使人得到了提高与进步,也就是常人所说的统一思想,进行思想建设。人只有在思想与精神上完全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与现实处境之间的差距,才能有驱动力去改变自身情况。伟人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中华文化书籍中的知识,将其中西合璧,建立新中国便是最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范本。在思想上确立自己的目标,理论指导实际便是在精神层面上最好的意义。
但是有的人会说,我不想说那么多虚的,我也不懂什么目标啊,指导啊,我就想这玩意对自己的生活有没有用,能不能让我赚钱,住大房子。其实这个实际想法也是你的目标,只不过确立目标的过程可能是来自日常生活。你想赚钱,想过好生活都是你的目标,但是你想达到这种目标,该怎么做呢?答案还是看书,无论是工具书,教程书,只要能让你过上好生活的书都行,这也印证了读书的意义,让你确立目标,达到心中目标的意义。又有人说了,我不看书也能知道这些东西啊,确实没错,书本上的知识毕竟也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但仔细想想,既然能从日常生活中得到,为什么书本这一形式会流传千古呢?答案就是系统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口口相传的事情毕竟是支离破碎的,常常是说了上句忘记了下句,如果没有具体情景,极易造成误会,这才有了文字,有了书本,对碎片化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成为一个系统性工程。那么谈了读书对精神层面上的这么多好处,常说“书是精神的食粮”,那我们身体也不能饿着啊,别急,我们下面再来谈谈读书对现实生活,对物质层面上的益处。
第二个层面是物质层面。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还是得着眼于实际,要改造现实。“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对教条主义的否定,强调了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原则。有的人对书中知识奉如圭臬,一字不改的全盘接收,丝毫不懂变通,造就了”书呆子“的名称。我们不光得灵活运用到实际,还得把它当作一技之长,成为安身立命之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最佳诠释。当今的人们处在历史变革时期,改革开放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精彩纷呈的世界,也对人们理解世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社会上,有的人在互联网搔首弄姿,有的人拍视频段子供人取乐,有的人....等不一而足,这些人中大部分学历都不高,却充分利用互联网吸引流量变现的途径,赚到了普通读书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而反观毕业大学生们普遍毕业即失业,即使就业了也大部分月薪几千,这些现象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禁有了疑问,我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究竟有没有用?其实,读书还是有用的,只不过只是它回归了自己的价值区间而已。从唐朝的科举,到清朝的八股取士,在到现代的高考,读书这件事已经从一个实现价值的工具变成了唯一工具。而现在,它又回到了之前的合理价值。在唐朝科举之前,底层想上升进入上层,历朝历代想过许多其他办法,如军工制,九品中正制,世袭制等,但却只有科举这一制度流传下来了,究其原因便是采用读书这一方式选拔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身处大千世界中,不乏有脸蛋漂亮的,身材高挑的,家世显赫的,精通人性的各方面人才,如果不采用读书考试这一相对公平的方式,如果作为一个没有外在条件,没有家庭条件的人,会读书才是他们唯一出人头地的方式。所以我们看到网红赚钱,投机倒把赚钱等方式的时候,我们要先问问自己是否有他们的条件,如果有,你也可以大胆的去闯,如果没有,那就好好利用读书这一个方式。在这里,我们的观点旗帜鲜明,反对读书无用论,赞成读书有用论,但是也反对读书唯一有用论。读书这种方式,只是普通人能够通往成功路径,实现阶级跃迁最普通的但也是最实在的一个方式,是保证底层流通上层机制的一个下限,是统治阶级选拔所需人才的机制。
落笔至此,自己也心生感慨,读书时候的困惑到现在才由自己亲手写上答卷,实属不易。期间经历了许多日夜的思考,看了许多书,是自己辗转反侧思考所得来,在这灯光摇曳的夜晚获得了如释重负的快感,感觉整个人生都通透了许多,想必这也是读书与思考的魅力所在吧。至此,希望所有有心读书的人不在迷茫,勇敢快乐的去读书,迈向人生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