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触动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情商就火的一塌糊涂。
但真正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情商是什么,还是起源于一件身边事。
多年前,身边一个妈妈说:“可以接受孩子智商一般,但情商必须拔尖。”
我们很多人在成长的历程中,聪明的孩子才是大家竞相效仿的榜样。
难道“聪明的孩子不香了吗?”
触动的根源其实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
难道我们致力培养的“聪明孩子”在未来没了市场?
2、认知
为了搞明白,到底怎么才能算是高情商,我查阅了很多资料。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博士就曾经说过,一个人成功与否,他的智商仅仅只占了20%,情商的比例却高达80%。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的解释是: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内在潜力,来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
看到这个定义,内心有种万马奔腾的感觉,甚至怀疑其科学性。
多年来,似乎内心阔达、直抒胸臆,敢想敢说,喜怒随心,笑骂随意,并没有影响身边聚集一群臭味相投的兄弟。
如果一个人,情绪都没法得到释放,乐趣何在?生活没了乐趣,意义何在?
3、求知
情商着实引爆了一波商机。
各种情商培训,情商书籍接踵而至。
提高情商的方法归纳起来无非就是照顾他人的感受,控制自己的情绪,多说悦耳的话。
情商高似乎就是好说话,说好话;
情商高似乎就是控制情绪,保持优雅,保持微笑。
4、实践
按照各种方法尝试以后,
似乎没有从根本上做改变,只是纯粹的控制情绪,难度很大,甚至会有种压抑的感觉。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理解,难道这就是高情商吗?
更感觉像是自虐,
把周围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痛苦的基础之上。
5、换位
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但有时弯路确实通往真知的必经之路。
同样受到一本书的启发,
书中说,“中国是人情社会,礼仪之邦,但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送礼?其实当你开始收礼的时候,自然就懂得如何送礼”。
情商实质上也是一样,
如果我们把情商理解为让别人舒服的能力。
一切就容易多啦。
让别人舒服,前提是理解别人的需求。
比如,做过领导的人都知道,外出团队活动时,领导内心最怕孤单,走在路上左右无人陪伴。
如果此时,有一个有眼力见的同事,主动走到领导身边,哪怕一句话不说,只是陪伴,领导内心一定是极度舒适,并且心存感激。这就是让别人属实。
同样,为什么好好说话也是情商高呢?
因为,说到心坎的话,一定是深刻洞察到对方内心的需求和变化,才能让对方舒适。
6、降维
控制情绪,根本的手段,是要提高段位。
1、志存高远。
对于登山运动员,如果志向是珠峰登顶,那么沿途的垃圾,也许你都不会留意到。但如果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身边的脏乱擦就会凸显。
其实道理就是如此,志存高远,就不会被小事干扰,更不会因此情绪失控。
2、胸怀全局
如果对一件事有全局的考虑,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发生的事情,都有有备无患,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就能临危不乱,自然就可以稳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