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这么慢,那么美》,这本书是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的北欧生活本质。
这周小长假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去单位图书馆还书并借书,在新书上新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简单的介绍吸引了我: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的努力,而这些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
正在阅读中,北欧人的政府体制、社会制约、人们观念、幸福认知等等都令人向往。
比如瑞典人税后的工资,高科技领域的大概在四五万克朗左右,打扫清洁护理等工作,大概在一万七八千克朗左右。因为国家要有意平衡大家的收入,不至于出现两极分化,所以虽然各行各业收入略有差别,但总体还是处于平均水平。
所以,北欧人的心境才难得地如此平和,当个人收入不再成为奋斗与论输赢的目标之后,人们才会静下心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所以在北欧,人们个性中的特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凡做事开头,必问一句:“这是我想要的吗?”不论工作、学习、宗教信仰,甚至男女朋友的选择。
北欧人看书之风甚盛,不管在飞机上、火车上、电车上、轮船上、夏日的草坪上、冬日的咖啡馆里,处处留下人们岁月静好的阅读场景。一杯咖啡,一本书,便是绝大部分北欧人休闲的意义。
音乐和阅读,消磨了瑞典人大部分的时间,外加旅行,所以如果说北欧人具有穷其一生的学习精神,就不足为奇了。
我一个非常好的邻居,他们家俩口子都是大学老师,前年她先生获得交流学者访问的机会赴德工作一年,他们一家非常珍惜这个公派机会,慎重考虑后,邻居给自己任教的学校递交一年的陪访申请,给时年在读三年级的女儿办理了休学一年,然后全家一起前往德国交流学习去了。
一年后,他们回国。我发现他们变了许多,首先是观念上的,尤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讲民主,重交流,不施压,不报班。其次是生活理念,一切从简,不喜喧闹,一家人过着跟身边人不一样的生活,休息日,别人都在忙着带孩子辗转各个补习班,他们一家开车去广州大学城的湖边或城郊附近的山间,拿出自己看的书,或坐草地或躺车里,一边享受日光浴,亲近大自然,一边捧书阅读,将现世的急切,欲望,攀比,焦虑抛之脑后。而且他们还受洗于基督教,每周虔诚地去教堂参加教会活动。
我在他们脸上看到了一种宁静,淡雅!
他们让我联想到《这么慢,那么美》这本书,幸福是一种选择,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生活就会呈现怎样的色彩。或许在这个急流勇进的社会环境下,我们都应该实时的放慢生活的节奏,去感知去发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