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位参加辅导员考编制的老师做一些交流,关于笔试和面试的一些重点,或者说提前做一些准备,交流的同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虽然岗位调整,但是对辅导员的情感依旧炽热,要把这份从年轻时的职业变成自己的事业,我想靠的就是一种热爱,一种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一种对学生成长的热爱吧。
对于年轻老师考编制,我也有几点想法。
多搜集一些工作案例,有的老师经历过,有的老师经历少,但是这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成长困惑,比如学习动力不足、择业创业困难、考研复试调剂、宿舍人际关系、情感迷茫迷惑、情绪焦虑纠结、自我发展欠缺、评奖评优问题等等方面,就是在考察应聘者的管理服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辅导员就是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倾听学生,站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去倾听,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适当给出解决或者缓和问题的方法,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用希望之灯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若没有经历过,那就要多搜集多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从共同场域的凝练中寻找到共同经验,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多积累,才能有备无患。正确应对处理这些案例,就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基础。
多阅读一些辅导员政策文件。高校辅导员的全称应该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而成为一名好辅导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包含四个模块:思政引领、管理服务、学习研究、咨询对策。
有这三个文件是一定要多读多学习的,
一是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
二是2006年,教育部又签发第24号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聘任、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三是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调整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培养培训方案、工作职能设置、考评考核指标等,努力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到新水平。
辅导员一定要多学习,加强理论研究,把平时的工作处理过程用笔记下来,形成工作案例,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把辛苦转化成成果,把成果上升为经验,这是“基本功”,更是“硬功夫”。
“我想成为一名辅导员”,这是不少硕士毕业生在求职时的选择,也是很多人事代理人员和社会工作人员在职业发展时的选择,明白“什么是辅导员?”“辅导员做什么?”“做好辅导员要具备怎样的能力?”这几个问题,围绕此进行一些准备就好。
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学生的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落脚点,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则是一条主线。
总之,辅导员们就是要坚守在立德树人一线,始终坚守着眼小事情、练就大情怀的信念,以持之以恒的管理服务,让实践育人落地生根;以有声有色的创新发展,让网络育人枝繁叶茂;以脚踏实地的锤炼落实,让素质提升开花结果,用爱陪伴学生成长,自己也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