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让我们前往监牢。虽然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还是可以像笼中鸟一样歌唱。”
----莎士比亚,《李尔王》
个人感觉,“受害者”这个词让我很不舒服,因为它让我联想到虚弱、无助和恐惧,而我并愿意承认自己心里有这些感觉。然而,这在旁观者看起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能让当局者身陷其中而走不出来。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只能用三种身份来看待它。史蒂芬﹒卡普曼设计了一个简章的模型,叫作“戏剧三角形”。
1.迫害者(P):不耐烦的训练官,恶霸,嘲讽者,理直气壮的完美主义者,多疑的在高位者,愤怒的、喜欢批评的、虐待的、严苛的责怪者。
2.拯救者(R):帮助者,实行者,修复者,慷慨的救济者,牺牲奉献者,计划者,寻求解决者,分析者,指导者,道歉者,维持和平者,宽恕者,取悦他人者,慈善的在高位者,能干者,“有知识的”驱策者。
3.受害者(V):代罪羔羊,叛逆者,依附他人的,丧失行动力的,可怜的,绝望的,沮丧的,受虐的,倦怠的,怀疑自己的,受伤的,依赖的,忧郁的,放纵的,受到不公平对待,自艾自怜,停滞不前的抱怨者。
事实上,我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都安装了受害者模式。遇到问题的时候,你首先会采取的位置是“受害者”,即使只有短短短几秒钟。受害者也必须与宠大的力量对抗,但是除非有外力“奇迹般地”出现来帮助受害者,否则单凭自己的力量,受害者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受害者经常觉得被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到完全瘫痪的地步。还有其他指标可以让你知道你已经成了受害者:恐惧、自悲自怜、有抱怨的倾向,或者觉得自己被当成代罪羔羊------为了你不曾犯下的错而受罚。当一个受害者实在不好玩儿,处在受害者的位置,不管时间长短,都会让你害怕再次受到不平等待遇、被处罚及其他形式的牺牲。毕竟,一个受害者除了被牺牲以外,还能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期望呢?
于是,人类处理问题的机制会驱使你采取一个比较好的位置来处理你的问题。这时候,“迫害者”的角色就登场了。心存责怪、自认优越、追求完美的迫害者会愤怒地设法逃离痛苦,于是他会把问题怪罪到别人的头上。只要你可以找到人来怪罪,就可以不被惩罚------至少可以暂时躲一下。
但是即使这样,你仍然过得很惨。虽然有些人并不介意一直活在愤怒和严苛的完美主义之中,但大部分的人还是希望过得快乐一点。这也就是“拯救者”现身的时候了。
我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有一位家庭主妇忙了一整天,情绪不太好,加上孩子又生病、吵闹……所以没有时间去准备晚餐。而先生回来了,这位先生今天的工作也不十分的顺利,一进门就问太太晚餐准备好了没!太太便哭诉:“除了晚餐,你一点也不关心我!”这时先生开始生气,认为下班回家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太太却不断的抱怨、伤心。以此状况分析:先生是P的角色、太太是V。不久孩子回来对父母说:“我不喜欢看你们这样吵架,你们吓到我了,不要再吵了!”此时儿子是R。而母亲可能从V转为P,对儿子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回你房间去。”父亲又说:“看看你,这是管教孩子的态度吗?”
……也许一家人整晚都在玩 P.R.V的心理游戏,且随时转换个人的角色,最后会产生一个“结局”──也许太太“砰”的一声将自己关在卧室内,哭上两个小时。而先生会说:“这哪像个人住的地方 !”然后,便离家到朋友处喝得大醉。不论它的结局如何,夫妻两人都会感觉不舒服。因为借助这些沟通,在其内心深处更进一步的验证了他们对自己以及对对方的看法。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 ,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出于真我的(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种角色中时,他们是在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中,他们是在用小时候惯用的方法,或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方法来处理事情。
通常在“戏剧三角形”游戏中,一个人开始时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就相当于公式中转换的阶段。我们都身不由己地扮演着这些角色,要么是苛刻他人的迫害者,要么是热心肠的拯救者,要么是软弱受人欺负的受害者。这样的“戏剧三角形”心理游戏中,你是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