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间陋室育英才,三尺讲台铸师魂

两间陋室育英才,三尺讲台铸师魂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雷锋同志的这段话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我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村小老师,但是我有一个不平凡的梦想:那就是让学校里每一个留守孩子都有课外书读,并爱上读书。我在2010年因为工作需要,志愿从郭店中学下到当时条件比较艰苦的邓集小学支教。初到邓集小学感受最深的是,孩子们除了课本,几乎没有课外书可读。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心灵上既缺乏关爱,又没有丰富的课外读物滋养他们那幼小的心灵。 于是,我立志要用书籍点亮他们的心灯。

早期由于图书严重匮乏,我想到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于是,我选择了经典诵读。由于信息闭塞,孩子们从来没接触过国学经典,甚至有部分老师和家长也对经典诵读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但是,孩子们的成长不能耽误,排除万难,做出成绩才是最主要的。正如雷锋同志所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经过短短半个学期的努力经典诵读活动在学校里蔚然成风。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随着经典诵读工作的推进,我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非常渴望加入一个团队,借助集体的力量把经典阅读进一步深入推进。带着这个梦想,我有幸加入了全国特级教师李镇西牵头组建的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 。去年,有幸应邀参加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 在长沙举办的第十二届年会,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会员代表。会上我发表了以《留守孩子他爹走长沙》为主题的即兴演讲,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老师发出了爱的呼唤。阐述了村小的孩子渴望读书,但是没有丰富的图书读的尴尬现实。没想到我的心愿得到了与会教师的特别关注:深圳百事达小学、郑州高新区一中、甘肃榆中县朝阳学校等为我们学校捐赠爱心图书六百多套。

现在,孩子们都能借到自己心仪的图书了。但是,如何解决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这个难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多次找到各班的语文老师深入交流,大家都反应课程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经典导读工作。国学经典多是文言文,教学难度大。很多语文老师都不愿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可是经典导读教学工作做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这项工作虽小,但难度不小,为了做好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的有机结合工作,我主动承担起了颇具挑战性的经典名著导读工作。这学期为了做好五年级的《水浒传》的导读教学工作,我充分发挥雷锋的钉子精神,上课前把教学所涉及的原著内容,认认真真誊写一遍,又结合鲍鹏山教授的《水浒传》专题讲座,充分发掘书中的忠义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忠于祖国,为同学和朋友尽道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村小的阅读教学和经典诵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愿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党的教育事业献一份爱心。“胸中有志存高远,大爱无私天地宽。”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向前进!


聆听李镇西老师的谆谆教诲











课本剧表演












深圳百仕达小学裘俊涵同学为我们班题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