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废除禁书(下)
刚进了院,张承不知道从哪倏地出现在滕肃面前,挡住了滕肃。
滕肃许是想问题太深入,吓得一声叫:“你干什么?”
这张承也没想到把他能吓成这样,退后了两步倒给滕肃行了礼,以表示歉意。
滕肃边拍胸口边说道:“人吓人吓死人,你知道不知道?”
这青天白日的,自个儿心不在焉,行色匆匆,如今成了别人的错。
不过张承却不急不慢的又施了一次礼,出口道:“公子,可是为了废除禁书来找相国大人的?”
这话一出,滕肃倒是瞬间忘记了害怕,转而变为疑问。不过听这张承的语气,看这他这眼神,滕肃便明白他是父亲派来传话的。
张承看滕肃缓了过来,抬手示意滕肃去那边。
滕肃顺着路看了看前边的亭子,就迈步往那去了。
心里却想着父亲如今也能掐会算了,提前派这张承在书房门口等着自己。不过这张承一般都是在替父亲办“大事”的时候才出现,比如梅芳去晋国的前一天晚上,此时这禁书的事也算“大事”,估计也就他最清楚了。
滕肃走进亭子落座后,凝望着张承等他开口。
张承又是不急不慢的坐下,扽了扽袖角,才慢慢的说道:“这你让别人做什么,别人一般不会那么听话,那就要创造机会让他自己想做这件事……”
滕肃一听,这张承怎么和明轩一样,说起话来拐弯抹角,照这个速度估计一天都说不完,催着道:“能捡重点的说吗?”
张承一脸真诚的瞧着滕肃,“公子,你不要打断我的话。”
听听,这话传到着急的滕肃耳里,如果是亓家大哥,恐怕不是要打断你,而是要打你。
可这张承可是父亲跟前的红人,可不像亓大哥那么好欺负,滕肃便忍着心中的怒火道:“好,你请。”
张承满意的边点头便道:“这你让别人做什么,别人一般不会那么听话,那就要创造机会让他自己想做这件事。”
听到这,滕肃终于理解,自己是不该打断他的话。这才开始认真的听张承继续道:“那么这件事就要满足他的所需,物质所需或者心里所需。这禁不禁书满足不了徐王什么物质所需,那么就只能是心里所需了。”
这张承自问自答,说书呢?听的滕肃心里又想催他,可又怕他从头说起,只能再次忍着,听他继续道:“于是相国大人一边给张良人带话,让她找机会对徐王说民间人人都在夸他'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其它的怎么说都行,就是多夸夸他。”
滕肃听的正入神,只见张承用舌头舔了舔嘴巴,换了口气,慢慢的道:“”另一边呢,我深夜潜入廷尉大牢找个被抓的儒士,写一本赞颂徐王的书,但一定要把“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写在显眼点的地方,而且要让其他人都把这本书背的滚瓜烂熟。然后让儒士把书交给廷尉大人,廷尉大人肯定会把这些书和奏折转到相国大人这里,之后相国大人以此事件牵连人数过多为借口,连同这些书转乘徐王……。”
滕肃恍然大悟,原来是枕边风加拍马屁啊!
只听张承解释道:“这张良人最近很是受宠,她的话这徐王肯定能听得进。到时只要拿准时机,让徐王看到廷尉大人的奏折和那本设计好的书,徐王定会审问那帮儒士,儒士之前已熟背那本书,如今十几个人若能当着徐王的面倒背如流,再买通个太监在徐王旁边扇风点火,他肯定对民间的夸谈深信不疑,怎还不留着这些儒士的命。
滕肃听着听着却没了刚才那般嘻哈表情,一旁的明轩倒是忍不住插了话:“这大王,穷苦百姓的疾苦他听不见,美人的一句话,和不知名人的一句称赞,倒听见了,而且还这么当真!”
两人都没发现滕肃的脸黑的如锅底。
这事情明白不过的了,可这张承还在解释:“再找几个官员添油加醋,那都是往徐王心坎上说,他如今希望的就是人人夸他的好,这还不顺理成章的就废了禁书制度。”
这就改了徐国上百年的制度?腾肃听到这里,心中该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滕肃如今都不知道怎么评价自己的父亲了,是该夸他救出了这些儒士,废除了禁书,还是该夸他神机妙算?
滕肃有点后怕,他一直相信的是自己父亲对徐王忠心不二,怎还会用这种有伤大雅的方法糊弄一直扶持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