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深渊尚有底,惟有人心不可测。”
这句话放在加缪的《局外人》里特别贴切。
书里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个普通小职员,日子过得随性又平淡。
可他就是因为帮了邻居一点小忙,莫名被卷入了一场命案,最后被判了死刑。
说到底,都是因为他和这个世界太“不一样”!
书里有一句话特别能说明他的心态:
“不论是我妈妈还是我自己,并不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而且也不期望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什么。”
默尔索活得太真诚了,可偏偏,真诚的人在这个世界总是容易受伤。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为了迎合别人,活得小心翼翼。
到头来却忘了怎么做自己。
读完《局外人》才明白,与其在意别人怎么看,不如学会放下那些没必要的期待。
人生一世,说到底还是过自己的。
世界或许很复杂,但日子,其实很简单。
01.
在这世上你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
默尔索,《局外人》的主人公,不过是个普通的小职员,拿着微薄的薪水过日子。
他没有多余的钱,也没足够的时间照顾年迈的母亲。
为了让妈妈的晚年更舒适,他选择送她去养老院。
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可这世上,总有人喜欢站在道德高地指指点点。
默尔索的选择,被他们视作“无情”“不孝”。
一天,他接到养老院的通知:妈妈去世了。
他赶紧向公司请了假,匆匆赶到养老院。
葬礼上,他没有嚎啕大哭,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抽烟。
太累了,他甚至在守灵的时候睡着了。
下葬那天,他依然没哭,只是呆呆地看着墓碑。
忙完所有事情后,他筋疲力尽,只想好好睡一觉。
第二天,他去了海边游泳,还和在葬礼上认识的美女护工看了场电影。
他的种种行为落在旁人眼里,成了他“无情冷漠”的证据。
他是真的不爱妈妈吗?当然不是。
妈妈去世后,他总觉得家里空荡荡的,就把饭厅的桌子搬进了卧室,只为填补内心的孤寂。
一个人的时候,他常常会想起妈妈的笑容,妈妈说过的话。
这种深沉的怀念,一直藏在他的心里。
默尔索没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
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认真地生活。
正如那句:“人这一生时间有限,别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也别被教条束缚。”
这世上你无法让每个人满意,也堵不住每张嘴。
与其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不如听从自己的内心。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
“笑得开怀,哭的坦率,为何表情,要让这世界安排?
我就是我,我只是我,只是一场烟火散落的尘埃。”
人这一生,终究是为自己活的。
放下那些关于“完美”的执念,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02.
学会拒绝那些“为你好”的安排
默尔索的女朋友玛丽问他,愿不愿意结婚?
默尔索的回答很直接:“都可以,如果你想结,那就结吧。”
邻居雷蒙问他,愿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他的回答同样干脆:“随便,做不做都行。”
乍一看,默尔索对什么都无所谓,好像没什么追求。
但实际上,他的心里有他自己的坚持。
工作上,他尽职尽责,老板对他十分信任。
有一天,老板把他叫进办公室,说要在巴黎开一个新办事处,想派他去负责。
同事们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去大城市工作,升职加薪,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但默尔索却拒绝了,原因很简单:
他喜欢现在的生活,不想为了别人的“好意”打破自己的节奏。
对他来说,舒服的生活就是自己满意的状态,而不是别人觉得“好”。
这种态度,不止体现在他的工作上,也贯穿了他人生的每个选择。
默尔索这样说:
“对我感兴趣的事,我不一定有绝对把握,但对我不感兴趣的事,我是绝对有把握的。”
生活中,总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对我们的选择指手画脚。
他们以“关心”的名义干预,却从不想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要是我们“听话”,就会过上别人眼里“好”的生活,却失去自己的方向。
作家夏墨在《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中说过:
“很多时候,拒绝比接受更难。如果不懂得拒绝,人生路上往往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只有敢于拒绝,才能把握好人生的康庄大道。”
学会拒绝那些不必要安排,拒绝那些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
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懂得为自己设置边界,才能活得自在而清醒。
03.
即使看透了一切,还有人选择真诚
默尔索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海滩周末。
那天,他和雷蒙去海边度假,却意外被几个阿拉伯人盯上。
那些人是雷蒙情妇的帮手,想替她出头,教训雷蒙。
海滩上,双方不可避免地“偶遇”,气氛剑拔弩张。
对方手里有刀,为了以防万一,默尔索和雷蒙决定回酒店拿枪。
后来,他们再次与那群阿拉伯人对峙,其中一个人举刀向默尔索砍来。
阳光刺眼,头昏脑涨的默尔索失去了冷静,情急之下,他扣动扳机,击中了对方。
这一枪,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默尔索被捕后,检察官不着重关注案件本身,而是抓住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这一点,拼命批判他的冷漠无情。
这导致陪审团认定默尔索是一个“精神上”有杀人动机的人。
他因此被判处死刑。
其实,在庭审前,默尔索是有机会自救的。
他的辩护律师提醒过他,只要说自己当时是“强忍悲痛”没哭,就能为自己争取到陪审团的同情。
然而,默尔索拒绝了律师的好意。
他仍然坚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那天他实在太累了,所以才没有哭。
尽管这个坚持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依然选择做一个真诚的人。
哪怕全世界都误解他,至少他对得起自己。
毛姆说过:“人有时迫于需要会对别人撒谎,但绝不能对自己撒谎。”
的确,撒谎可能换来一时的风平浪静。
为了圆这一个谎,就需要撒更多的谎。
既然如此,不如学着对自己诚实一点。
面对真实的自己,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写在最后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
“我不再指望世界满足我的期待。
当我放下这些期待时,失望也随之消失了。
我依然做着每天该做的事,但这些事必须按照我的方式去做。
虽然我的生活平凡无奇,但我已感受到一种奇妙而彻底的自由。”
生活的意义,其实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忠于自己,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回答。
愿我们都能不慌不忙地过好每一天。
用自己的方式活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