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的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为。”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如是说。
今日,万里燕老师和三年级十二班的孩子借一堂音乐随堂课亲切地款待了我们,让听课的我身心都受到滋养。
声音滋养了我的耳朵。 “啪-啪-啪……”音乐声响起来,拍手声响起来,跺脚声响起来。课未上,声已到。耳朵享受着。
“嘴巴圆圆,像她一样唱。”
“老师的节奏里有没有呼吸?”
“有的同学把左手当作了鼓,右手当作了鼓槌,发出的声音结实,清亮。”
“把节拍放弱一点,和伴奏融为一体。”
“同学们有灵敏的耳朵,还能自动调整,真好!”
“你做的动作我很喜欢,我跟着你学。”
“本来我们通过音乐到了很美的草原,但是你们起立的动作把我们从草原来回来了,回到了一个嘈杂的地方。来,我们再来一次,动作轻轻悄悄的,再把我们送回草原。”
“悄悄地飘回你的座位去。”
“听到了三个音就很优秀。如果听到了五个音,你的音乐素养特别高。如果你听到的是一个两个,也没关系的,你已经是合格啦。”
“我看到现场的老师一边听,一边用手跟着打节拍,还悄悄竖起手指数听到的遍数。我们也来试一试。”
“给音乐里的音乐家鼓掌!“ ……
万老师那柔柔的声音像是一块磁铁,牢牢的吸引着我的耳朵。对学生的关注,对常规的训练,举手投足的优雅,骨子里的教养,都让声音传递。我的耳朵怀孕了。
“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万老师和我们做着不同的动作。”
“我走的步子跟音乐有什么关系?”
“四分音符时,万老师是正常地走;二分音符时,万老师的步子慢了下来,双手往外推。全音符时,万老师停下来,抬头,手往上轻轻推开。”
“她的表达非常完整!”
孩子回答问题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声音最动听。
动作滋养了我的身体。
“老师们愿意,也可以跟着一起做。”我站起来,跟着轻快的节拍轻轻拍手。左手拿着听课笔记本,右手握着笔,不方便拍手,身体无法放松。干脆放下纸笔,投入到身体的律动中。拍手心,翻转,拍手背,弯腰,拍大腿,站直,轻轻跺脚……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动起来,胸口压着的一团气随着身体的舒展,释放,释放!
“来,跟着节拍走起来。”害怕阻挡到孩子,我退到旁边,原地跟着节奏走。“咪嗦啦,来多啦……”轻盈地迈步,双臂提起来,成圆弧形,轻轻柔柔往外推。肩膀放松,背部挺直,从头到脚变轻了,似乎变成了一只飞翔的雄鹰,在草原上空自由的飞翔。
“身体是最诚实的。听身体的指引,你会发现很多的奇妙。”“人学”课堂的易谷老师说。今日略得一点体悟。
音乐滋养了我的心灵。
“跟着音乐看,看得远一点,看谁有想象力,美美地做动作。”随着万老师的语言导引,我的身体在音乐声中延展,延展……心已飞到了草原: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歌声从心里飞出,把我带到了热闹的大草原,唱啊,跳啊,骏马奔驰,羊儿成群,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啊,让我自由驰骋,心儿欢畅。
“这是朗朗的父亲在朗朗的舞台上展示二胡名曲《赛马》,请大家观看视频,看看二胡有什么演奏方式。”万老师的指令很清晰,可是我对什么“长弓悠扬”“短弓轻快、热烈”,完全不懂,只管沉浸于二胡声中。 “哈哈,看到草原啦!快,赛马开始啦!那个穿红色衣服的汉子,加油!加油!加油!一群马追上了啦!啊,冲过终点啦,人群沸腾!沸腾!沸腾……”脑海里不断切换着画面和声音,我的整个心都要飞起来。音乐结束,不知道万老师还在和孩子们讲什么,我的耳边只有二胡的声音萦绕……
为了观察孩子的微表情,我在听课前,特意把凳子放到了教室的前方。整节课,孩子们神情愉悦,眼睛发亮。连他们围着教室转大圈的时候,也像他们的老师一样,那么安定,那么舒展,那么自由。看不到一丝羞涩,看不到一点疲惫。
好的课堂,真是一种滋养啊!
感谢燕子,感谢孩子们,感谢音乐,让我享受如此美妙的课堂。感谢自己,能够沉浸在音乐中,能够沉浸在课堂里,能够领略到课堂的美好。
教育,让老师和孩子相互滋养。 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