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好多人安利过这部影片,但一直都没看。安利的说辞大多都是“很真实,表达了职场打工人的心声”,由于我一直不想把自己归属于职场打工人(虽然我已经是了),所以对于这部影片并没有很大兴趣,甚至有些故意的逃避,以免观看后发现真的有同感有共鸣,那我将悲哀地发现自己身上的职场打工人标签更加牢固了。
我以前一直对于上班打工一直有着深深的抵触,在毕业前夕,我时常在夜晚默默流泪。我想起邻居的邻居家有条老狗,从我初中那会就拴在了门口的桂花树下,寒来暑往,白驹过隙,它在桂花树荫下从一只小狗熬成了一只老狗。
相反,我小时候养的小狗不总是拴着,我想它一定也跟我一样“不自由,毋宁死”,所以我挡在它身前一起反抗拿着狗绳的爸爸,但是不拴着的狗狗真的很难寿终正寝。经历多次离别之后,我没再养过狗狗。偶尔路过那棵桂花树,我常常问老狗,是生命重要,还是自由重要?被拴住的一生是否值得过?
工作之后,我恍惚了大半年,期间一直刷着“裸辞”、“自由职业”、“数字游民”相关的视频,我把“我不想上班”挂嘴边,但身体依旧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转。
在工作了大半年后的今天,我遇到这部影片,忽然发现自己的心态已经悄然改变,对于工作的看法有了不同的一面。上班并不等同于工作,工作并不等同于上班,我抵触的不是工作,而是一系列僵硬的繁琐的形式主义的规矩和框架。去除它的形式,工作实际上是参与社会生产的团队合作活动。我对于社会组织如何运转,各行各业如何运作,我在其中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的作用依旧是充满了好奇的。最好的认知途径和实践方式莫过于参与其中。
这半年我逐渐对这个行业和实际的生产活动有了一些了解,这和我在象牙塔里单纯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别。工作上仍然有很多繁琐的规矩,我有时遵守有时不遵守,看心情。我发现我还是自由的——我有选择是否遵守的自由,不守规矩或者潜规则或许会承担一些后果,幸好我是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犯了错不用被叫家长,这是我步入社会最开心的发现之一。
稍微有些偏题,我觉得《年会不能停》对于工作上班实际上是非常积极的态度,不论是工厂还是集团公司,打工人反感的是不干实事,溜须拍马的人,对于公司和工厂仍是极富认同感,并对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是很认可的。这正是需要把工作的本质和职场的乱象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