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任课的一个班的男生主动背课文的人多了起来,语文课上认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是以前很少有的事情,放在以前,就算是回答问题也是零星的几个,多半都是沉默不语的。
这是一个好现象,看来我的方法起效果了。且先不论考试成绩怎么样,至少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抵触语文,愿意跟着我一起慢慢地来学习语文了。
或许以前的语文课让学生有种错觉,语文除了背课文就是写作文。大量时间应付背诵,作文也是写了这么多年还是不知道怎么写,一个班里语文素养好的孩子没几个,男生就更少得可怜。想要改变他们对语文的偏见,谈何容易。
记得讲第二单元劳动主题时,我是将整个单元进行整合来讲的。以前这个单元都是只讲古诗,其余的就扔在一边,顶多做个作文素材的积累。但是这一次我还从不同文体不同层面讲了关于劳动的认识。恰逢学校科艺节,我便让学生模仿教材里人物通讯的写法写了一篇本班学生的人物通讯。我想学习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实践了。
在讲到第三单元诗歌时,我并没有着急进入文本,而是用两节课详细的带着学生理了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带着他们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带着他们对比古近体诗赏析的侧重点。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讲这么多也是白讲,因为这些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是我想,这些都是鉴赏诗歌之前必须要有知道的常识。因为每一首诗歌背后其实都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于漪老师说的,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文字背后承载的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当我们把语言的学习与文化建构在一起,语文才是有灵魂的。
当讲到《短歌行》与《归园田居》时,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正是最好的“入世”与“出世”文化的体现;当讲到《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时,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比中看到了李白仙风道骨的潇洒与杜甫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从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中又看到了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同时又结合与古人对话交流的情境小练笔的写作,拉近了与古人的距离。
在学生一篇篇作业,一个个文字里,我能看到他们在慢慢地学着欣赏语文,慢慢地走近语文。初冬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那天漫天飞雪,玉花绽放。我突然来了兴致,让学生找来一首《初雪》应景,让学生听写音乐给冬天写一首诗。起初我并没有过高的期待,但是不成想,学生的文笔竟然那么好。这又不禁让我思考,为什么这么好的文笔,作文却写不好呢?答案或许就是,作文不是他所想吧。
可以理解,当一件事情不再是自己所爱,而是一件任务时,谁会灵感爆发滔滔不绝呢?!我试着把写作文拆分成每一个课后小练笔作业。从辩证看待陶渊明归隐到和李白、杜甫关于如何表现浪漫与现实的访谈;从和苏轼、辛弃疾的对话倾诉到八位诗人诗意人生的探寻…这些细碎的片段又何尝不是学生自己诗意人生的历程。
语文的学习,需得慢慢地,欣赏。
慢慢地,让语文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