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给我反馈,孩子很难管,各种育儿经验、各种教育方法都试过了,收效甚微,于是沮丧、自责、无奈、彷徨,不知所错...。有妈妈说每天下班看到儿子捧着平板玩游戏,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面对孩子梦游般上网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被老师电话追踪要求监督孩子,各种方法都用了,真的很累,而且还无能为力,管严了孩子还叛逆...各种各样的难题,各种各样孩子。
我知道,为人父母尽到责任,督促好孩子的学业,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技能,其实并不容易,但也绝对不会像你说的那么困难。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痛苦,那一定是你的方法错了。
此刻你可能正在群里收听我的微课,因为你可能正经历着教育孩子的困扰。或许你觉得已经被孩子折腾得精疲力竭、黔驴技穷了;或许你的孩子很不听话,让你产生了要撞墙的冲动,你真的觉得快要疯掉了;你的孩子甚至连最起码的礼仪要求也要坚决拒绝。孩子非常情绪化、特别固执、非常极端、粗鲁无礼、对人不尊重...虽然并不是每次都是如此,但孩子大多数时候会是这样。于是你可能会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叫叛逆,所以今天我们讲讲这个话题,并教你几招简单实用、长期有效的招数,对所有你觉得不听话的孩子都管用。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叫叛逆。逆反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由此衍生出来的行为称为叛逆行为。
首先我们得了解叛逆孩子的特点(你对照一下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这样的倾向):他们非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几乎总是拒绝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受到严重挑战,他们会常常气愤地大喊大叫:“你们对我太不公平”或者“你们为什么总是惩罚我”...你可能尝试过不理他,或者列出时间表规范他的作息时间、各种奖励措施等等,各种太软或者强硬的办法,这些措施都不太起作用,因为孩子缺乏成熟的情绪控制能力,他不能理智的处理各种各样的挫折,所以他不能从错误中很快的吸取教训,因此家长简单的用这些方法不会有效。你必须学会真正的理解孩子,然后才能帮助孩子从各种失败挫折的情绪中走出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孩子不会无缘无故不听话甚至叛逆。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行为举止反常,你一定要想办法了解背后的原因。通常一些潜在的因素会诱发孩子的叛逆,包括:被同伴拒绝(没人陪他玩,被同学孤立)、学习困难(多次努力失败带来的挫折感、自卑感)、与父母相关的问题(父母经常发脾气、暴力、酗酒等)、外部创伤(校园欺凌,性骚扰)、对外貌形象不佳的焦虑(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觉得自己太胖、太矮)、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冲突、认为逆反很酷的观念。无论诱发因素是什么,孩子的叛逆是有目的的,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他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其实是帮助,而不是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因为他们焦虑,他们无助、他们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他们内心有很多的愤怒情绪需要发泄出来,他们内心有很多想法需要宣泄出来。
一个孩子内心的声音:
我最需要的是感到被爱,被重视,不管我看起来有多么的愚蠢。
我需要某个人相信我,因为我不总是相信我自己,坦白的说,我常常感到自己很糟糕,我感到自己不够强壮,不够聪明,不够英俊,不够漂亮,不足以让任何人都真的喜欢我。
有时候我感到“我做不好的任何一件事情”,有时候又能感到“我能抵抗全世界”。我对每件事情都感觉很强烈,我需要某个人没有批评的倾听“关于我的事情”,当我失败的时候,失去朋友或者是输了球赛的时候,我感到好像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我需要爱的手抚慰我,我需要哭泣,而没有人会取笑我。
相反的,我需要某个人只是陪着我,我也需要某个人对我清楚的说:“停下来”,但是不要给我上课作报告,不要唠叨,不要提醒我过去所犯的所有错误,因为我已经知道这些错误,并对他们感到很内疚。
重要的是,我需要你和我在一起时,对我对你都是诚实的,那么我就能信任你,我想让你知道我爱你,当我爱其他人的时候,请你不要感到情感上受到伤害。那并不会,把我从你身边夺走,请继续爱我。
认真聆听了孩子内心的声音,你感想如何?当你看到孩子叛逆行为的时候,你能否解读出他们内心的无助、焦虑和渴望?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如何面对他们就显得特别重要!理解孩子,跟他在一起。当你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时,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父母要先识别自己的行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然后做出改变。对于消极行为要敢于承认并改正,因为我们父母的态度对孩子影响非常大,照顾好自己才是对孩子的负责。当你用暴力来对待叛逆的孩子时,其实你失去了掌控力,因为孩子会把自己接下来的一切错误行为都归咎于你的暴力。
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
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识别为人父母的积极行为:为了帮助你停止自我责备和获得控制感,让我们从积极的行为开始。读读下面的清单,检查一下你在这方面表现如何:对孩子微笑、眨眼、拍拍孩子、站得很近、说我爱你、目光接触、拥抱、点头、握手、参加学校会议、给与表扬、给与赞美、敦促上课、给与奖励、安排生日聚会、敦促参加活动...
你每做一项,就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当你做到了以上所有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头上不承认,也会在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感激。
识别为人父母的消极行为:检查一下下面的清单,检测你表现出来的消极行为:吼叫、嘲笑、讽刺挖苦、打骂、忽视、唠叨、说教、打断、羞辱、停留在过去(你总是...你一直就是...老是翻旧账)、批评、引发内疚、刺激挑衅、撒谎、跟别的父母说闲言碎语、威胁、贬低、扔东西、否定感受、没有耐心、不切实际的期望...
如果你检查出很多行为你都有份,也不要太难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以后注意尽量减少就好了。花些时间来做减缓你自身压力的事:锻炼身体、看电影、爱你的伴侣。你的状态会变得更好,你能够放松,孩子的叛逆才会减轻。你的孩子需要你帮助他克服叛逆行为。父母对一个孩子的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大。所以,关照好你自己,才是对孩子负责的方式。
理解是家长赠送给孩子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理解万岁”对孩子来说如春风化雨般管用。倾听孩子的心声就是一种最好的理解方式。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在大部分时间其实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这就会影响我们看待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而孩子叛逆往往是觉得自己被误解了(叛逆的孩子无一例外都会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他好冤枉,这不公平),恰恰理解是最有效消除叛逆的最好方法。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理解,他就不需要通过叛逆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了。所以我才说,理解是治疗叛逆的特效药。一不理解就犯病,一理解就病消了。
下面这三个普遍规律特别重要:
1.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会受到鼓励。(有价值观)
2.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建议。(理解就是合二为一在一起,争辩就是一分为二距离感)
3.经常被理解的孩子,都会很努力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信、自律、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人际关系的秘诀:理解、尊重、信任
教育孩子的秘诀:聆听、认可、等待
我们要来排除一些“理解孩子的障碍”
你很多时候跟孩子说了很多话、做了很多事,你认为你是在理解他,事实上却是严重的影响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了极大的误解,让他近乎发疯。下面这些话都是障碍:
1、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医不叩门)。
如果孩子没有向你求助,你就热心的给出很多的建议或者大道理一堆一堆的,“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早就跟你说过...”这么做是没有效果的,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即使你真的需要给孩子一些建议,你也应该先说“妈妈想给你一点建议,你愿意听吗”?得到孩子的肯定后再说,否则就是你滔滔不绝的说,孩子傻傻的看着你。交流中,当你发现孩子不再吭声了,那你后面讲的都是屁话、很有道理的废话,因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个时候你应该停下来,跟孩子交流感受:“妈妈发现你不说话了,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2、急于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孩子的。
孩子回来告诉你说,他跟同学打架了,你不去共情孩子的感受,你马上说:“你怎么那么冲动呢?”、“气死我了”、“你应该报告老师”、“你怎么不跑呢”...如果你是这么回应你的孩子的,我敢保证孩子下次再也不会跟你说这种事了。
3、让孩子觉得他的痛苦并不重要
孩子一诉苦,你就说:“没事的,大家都是这样的”,“没事的,等你长大了就好了”...
当你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时候,下面这4个关键点你需要时刻牢记。
1.孩子缺乏情绪的成熟稳定性
2.孩子需要你的爱和认同
3.不理解你的孩子会引发叛逆行为
4.如果孩子叛逆,那一定是他感受到了很大的误解
理解孩子的核心秘诀就是倾听。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意见,会让你在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时如鱼得水、顺畅自如。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的倾听孩子呢?参考三个层次:1.用耳朵听;2.用眼睛听;3.用嘴巴听。做到这三个层次,孩子就会觉得“你理解我,你懂我”,所以孩子就愿意听你的。
聆听第一个层次:用耳朵听。
停下你此刻手上的事情,停止你所有负面消极行为(吼叫、评判、教训),积极的聆听孩子的倾诉。只用耳朵做接收,其他感官系统通通关闭,不用大脑评估对错,也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纯粹的做一个好听众。
聆听的第二个层次:用眼睛听。真诚的看着孩子,或者叫用心听,核心是带入你的觉知和感受,去体验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上一讲中我们讲过“换位思考”的两个条件:交换位置+带上对方的有色眼镜,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把自己带入孩子所说的事件当中,去体会那个当下孩子的各种感受,去体会此刻孩子在诉说时候的心里感受。并且要能听出对方诉说事情的重点、整个过程中他的感受、反应出来他的性格特点、人格品质里面的闪光点、他的初心意图(只是单纯的诉诉苦还是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帮他解决问题)。
聆听的第三个层次:用嘴巴听。就是把你在第二层中感受到的孩子情绪的状态、他的闪光点、初心意图,用语言描述的方式讲出来,讲给孩子听,请他来确认你感受到“他的感受和想法”,并适时的认可赞美他。如果你愿意这么做,会有神奇的效果。讲几个案例,大家体会一下这三个层次的应用。
案例:女儿回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吼她,今天真倒霉。
大部分家长普遍的第一反应是:女儿肯定做错事了,否则老师不会无缘无故批评她。于是家长会带着指责的口气问:你做了什么惹老师生气了?
女儿因为感受到了指责(没有感受到理解),会生气的回答:“我什么也没做,他太过分了”。
妈妈继续追问:不可能,老师不会无缘无故的吼你的,你究竟做了什么?
女儿满眼怒气,不说话。
妈妈无奈的继续问她:那你打算怎么做,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女儿一字一句:我~想~劈~死~他!
...
智慧父母的应对:
女儿回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吼她。妈妈应该惊讶的说:哦,你真不走运。你说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吼你,我猜那个时刻你一定很难受,觉得很丢脸,对吗?(共情感受)
女儿不回应,于是妈妈继续说:在全班同学面前当众被老师批评确实挺丢脸、挺难受的,特别是对于像你这样平时表现不错,自尊心很强强的女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挑战,你居然应付过来了,还能这么心平气和(其实此刻女儿很愤怒)的跟妈妈说这件事,我觉得你成熟了,至少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另外妈妈特别开心,因为你可以主动向我倾诉你的委屈。其实妈妈小时候,有一次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点名批评,回家都不敢告诉你外公外婆,自己偷偷的哭了三天呢。
女儿感兴趣了,问:真的呀?
妈妈说:嗯,你不说今天的事,我都不好意思告诉你。我是作业没完成挨批,你是为啥呀?
女儿说:我就是向邻桌借了支铅笔,老师就大惊小怪的当众吼我,这太不公平了!
妈妈说:哦,原来这样啊!听起来有点中彩票的感觉。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以后不再这么尴尬呢?
女儿说:我多准备几支铅笔吧,这样就不用找同学借了。
——女儿认为妈妈很理解她、很懂她,并且还得到了认可和赞美,她感受不错,所以就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讲个案例,大家体会一下。
女儿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来跟我说“有一本书拉在学校了”,要求我陪她回学校去拿,我很无奈的开车陪她去了一趟学校,取回来了书本,回家后我摆出一副家长的威严,一本正经的告诉女儿:要记住,把重要的东西放好。结果第二天,我的汽车钥匙找不到了。(听懂这个故事了吗?)面对孩子的过错,我们总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这种方式孩子内心是不接受的,所以她用行动反击。你不是说要把重要的东西放好吗?我把你车钥匙藏起来,让你尝尝找不到重要东西的滋味。
那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理解她呢?女儿回家说书本拉在学校了,要求我陪她回去拿。我应该去共情她的感受:“你是说今天放学的时候你不小心把书本拉在学校了,现在没有书本你做不了作业,你有点着急,也有点后悔对吗”?这么说女儿会觉得爸爸挺理解她,挺懂她的,因为此刻她就是有点后悔,又有点着急。然后我应该继续说:“你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的想到改进的办法,我觉得你挺重视学习的,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孩子”。受到了表扬,女儿的焦虑会缓解并有点小开心。我应该继续说“如果没有书本,完不成作业,会怎么样呢”?女儿可能会说:没有书本完不成作业老师就会认为我不认真,老师就会认为我是个坏孩子。我应该顺着她的回答继续说:哦,那看来书本真的挺重要的,应该按时带回家,对吗?女儿肯定表示认可。于是我应该继续问:那今后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呢?女儿可能会说:我应该把重要的东西收放好,我应该检查一下书包等等(启发她去想解决方案)。她会想到很多改进的方法。——你看,问题解决了,因为我共情了他的感受,让他觉得我理解她,而且没有指责、没有批评,只有认可和赞美,她会乐于想办法解决问题。前面讲的规律第三条:经常被理解的孩子,都会很努力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孩子生活规律的窍门所在。
倾听的三个层次应用,你学会了吗?
当然,倾听还会有另外一些细节需要注意。要认真的听、要全神贯注,要蹲下来,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耐心听孩子讲;多问一些开放式问题。只有爱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不表达出理解,孩子是感受不到我们的爱的,所以我们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才能耐心倾听下去。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不管孩子讲的事情有多糟糕,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喊大叫。这个特别重要,因为绝大部分家长难以突破这个点。家长们已经习惯了用情绪来管教孩子,因为这样做太有效了,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一喊叫,声音一大,孩子就乖乖的听话了,你只要声音不高,孩子就不听话,为什么?他在等你大声喊他呢!因为你只要不大声喊他、不打断他,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大喊大叫并不会让孩子知道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因为他不知道这个事情的边界在哪,只是凭着家长的吼叫来判断这个事情的正确性。大喊大叫只是暂时管用,反而会让孩子开始认为,我们对他的爱取决于他的好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大喊大叫,不会让孩子的行为有所改观,是一种比较低劣的方式,会降低孩子孩子的自尊,也会降低对我们的信任。经常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人身攻击,语言攻击,懦弱,而且缺乏积极行为的表现。在我们大喊大叫时,孩子会很容易找到我们的弱点,并且用他发现的家长的弱点成功的干扰我们(家长被孩子控制),他也就学会了大喊大叫,大喊大叫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我们要看到导致我们大喊大叫的真实原因是我们想表达自己的愤怒,所以不大喊大叫,我们得先搞清楚让我们大喊大叫的原因(遭受强烈挫折,自己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或者我们自己的父母对我们大喊大叫,成为了一种习惯)。然后停止大喊大叫,控制好情绪,用平静的心态,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从而言传身教影响孩子。
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发脾气:
1.未必初衷
2.亲生示范错误的处理方式
3.被孩子抓住弱点饭控制
还要避免权利争夺,没有什么比我们和叛逆孩子进行权利争夺更糟糕的事了,我们认为有些原则必须得遵守,是因为我们内心受着输赢感的控制,当我们学会避免权利争夺,孩子的叛逆行为也会减少。孩子和我们有权利之争,是因为叛逆孩子保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在权利争夺时,会强烈地感到父母不爱他,能够避免权利争夺最重要的工具是无条件的爱(始终对孩子表达无条件的爱他,同时坚决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学会放弃掌控权,这样对孩子就会产生积极影响;放弃对孩子的掌控,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要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当我们心中有一个输赢的观念,孩子就会更加叛逆。如果我们让孩子知道他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可以自己做出选择。我们尊重他的选择,只是给建议,孩子可能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要改变心态,学会冷静和坚决,运用非控制的说话方式,孩子才会减少叛逆行为。
我们还要加强孩子的积极转变,要懂得夸孩子。塑造一个人行为的最重要手段不是在他做错事时批评他,而是在他做对事时告诉他为什么是对的。口头表扬特别有助于塑造孩子行为。当然我们口头表扬要真诚;说出事实;及时表扬;要多样化和见机行事。就是时不时的给他表扬一下。
最后说一点:误解会引起更多的叛逆行为。引起你误解孩子的九大陷阱是:
1、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做到他并未准备好的事情
比如说前面讲的“女儿藏我车钥匙”的故事里,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让他完全做到“重要的东西要放好”这个要求有点高,孩子犯个错是正常现象,我们首先要去理解她、接纳她,才能去引导教育她。
2、对偶尔的不良行为上纲上线。
“你这是欺骗”,“你这是盗窃”,“你这是抢劫”,“你这样下去就完蛋了”,“你再这么下去我就不要你了”,你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一点点屁大的事说成天大的事。
3、阻止你的孩子表现得像个孩子
一个健康的孩子可能会非常任性、吵闹、非常情绪化,或者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这些都是正常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时候我们对孩子期望过高,过于期望他有完美的表现,记住,他是个孩子。
4、期望你的孩子满足你的需要
很多时候家长要求孩子安静、听话、要有规矩等等一系列要求,做不到的时候就会“孩子惹我生气了”。家长究竟是要满足自己情绪宣泄的需要?还是要去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5、把孩子的错误归咎于他个人
我经常听到有妈妈说:都是我的错,孩子小时候我没时间或者我没有意识到,所以把孩子带坏了,或者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等等,然后深深的自责中。其实家长大可不必如此,任何一段人生经历都有它的价值,我们要用智慧去发现它背后积极阳光的一面。犯错在任何年龄段都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自然组成部分,犯错=学习=成长,对孩子如此,对家长也是如此。
6、忘记了责备和批评会带给孩子多大的伤害
7、忽略了充满爱意的行为的疗效
8、忘记了你是孩子的学习榜样
模范是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手段,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无论好坏,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这个道理。
9、只看到外在行为,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心的爱和善良动机
当孩子的行为让你失望的时候,你要有能力区分一下孩子的行为和动机。很多时候是出于爱意,出于一个善良的动机,却做出了一些错误的举动。
比如说孩子考试作弊,“孩子想要考好”这个动机要肯定,“孩子作弊”这个行为要反对。
教育孩子过程中,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理解,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要想改变孩子,家长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
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祝福所有天下儿女皆成栋梁
祝福所有天下父母皆得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