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回 司马诈病骗曹爽
曹芳登基,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爽对司马懿很恭敬,有什么大事,都先向司马懿请示。
曹爽有门客五百人,其中有五个人比较有名望:一是何晏,字平叔;二是邓飏(yáng)字玄茂;三是李胜,字公昭;四是丁谧(mì),字彦靖;五是毕轨,字昭先。另有朝廷重臣大司农桓范,很有智谋,人称“智囊”。这六人都是曹爽十分信任的人。
何晏对曹爽说:“主公大权,不能轻易委托别人,时间久了就有祸端。”
曹爽愕然说:“司马太尉和我都受先帝托孤重任,怎么能怀疑他?”
何晏说:“以前先公(指曹真,曹爽是曹真儿子)和仲达一起破蜀军时,累次遭受他的气,主公怎么忘了?”
曹爽猛然醒悟,遂和多人密谋停当后,进宫奏报曹芳:“司马懿劳苦功高,可以加封为太傅。”曹芳准奏。
从此兵权全归曹爽。曹爽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各领御林军三千,在禁宫进出自如。又用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于是曹爽权势炽热。
司马懿见此,托病不出家门,两个儿子也退职闲居。
曹爽从此更加肆无忌惮,每日和何晏等饮酒作乐,但凡衣服器皿都和朝廷一样。各地进贡给皇帝的珍奇玩好物品,都先挑选上等的给自己享用,然后再将次等的送入宫内。
宦官张当,为了巴结曹爽,私自挑选曹睿的嫔妃七八人,偷偷送给曹爽。曹爽又精心选拔能歌善舞的良家女子四十人,作为家庭歌姬。
何晏听说平原人管辂精通周易,请来一起讨论,当时邓飏也在场。听了管辂的言论很敬佩,邓飏问:“你善于推理周易,怎么说的话却并不涉及周易中的专用词?”
管辂说:“真正精通周易的人,其实并不句句说周易的。”
何晏又问:“我能做到三公的地位吗?”管辂看了很久,并不说话,起身走了。
何晏、邓飏大笑说:“一位狂士罢了!”
管辂回家,把前面的事告诉了舅舅,舅舅大惊说:“何晏、邓飏炙手可热,权威赫赫,你怎么能得罪他们?”
管辂无所谓地说:“和死人说话,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舅舅问是什么道理,管辂说:“邓飏走路,筋脉约束控制不住骨骼和肌肉,起立坐卧,像是没有手足一样,这是“鬼躁”之象。何晏看望问候,魂不守舍,无血色,精神飘浮,面如枯木,这是“鬼幽”之象。两人近时一定有杀身之祸,我何必怕他们?”结果管辂舅舅又大骂他为狂徒。
再说曹爽和何晏、邓飏喜欢一起出去打猎。曹羲劝谏说:“哥哥的权威太大,却又爱好出外游猎,假如被别人暗算了,后悔莫及!”
曹爽呵斥道:“兵权在我手里,谁敢害我?”桓范也同样规劝,曹爽毫不在意。
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魏主曹芳任命李胜为荆州刺史。曹爽专权近十年,司马懿一直在家养病,没有动静,曹爽心中不知底细,便借李胜外任时,派李胜到司马懿家辞行,实际上是要李胜打探司马懿的虚实。
李胜到司马太傅府,门吏通报司马懿,司马懿对两个儿子说:“这是曹爽派人来查看我得病的真假!”于是披头散发,上床拥盖厚厚的被子坐着,旁边两个小婢女前后照顾。
李胜入府被带到司马懿床前,见到司马懿这个光景,不由得凄然说:“很久不见太傅,想不到病成这样!天子任命我为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故称荆州为本州),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迟疑说:“并州近朔方边境,要做好防备啊!”
李胜大声说:“是我的家乡本州,不是并州。”司马懿笑着说:“哦,刚从并州回来!”
李胜又低头慢慢解释说:“太傅,是南面荆州。”
司马懿恍然大悟说:“哦,从南面荆州回来!”
李胜眼神无助地望着司马懿,摇头说:“太傅怎么病得这样沉重啊!”
司马师说:“父亲耳聋了!”
李胜说:“请借纸笔一用。”
左右取纸笔给李胜,李胜写完,呈给司马懿,司马懿看完,委屈地说:“我的耳朵都成摆设了!”说完,用手指口,婢女连忙喂给他汤喝,司马懿张口不闭合,汤流满衣服被子。
司马懿假装哽咽地对李胜说:“我衰老不中用了,死期不远了,两个儿子无能,请你多教导。如果你见到大将军,请他多多照顾我的家庭。”说完倒在床上,声嘶气喘。
李胜拜辞司马懿,回来见曹爽,告诉了他和司马懿见面经过。曹爽大喜,说:“这个老人一死,我高枕无忧。”
司马懿见李胜出去,马上起身对两个儿子说:“李胜回去,一定向曹爽汇报我的状况,曹爽肯定深信不疑。等他下次出城打猎,我们便可设法图取!”
一天,曹爽请天子曹芳去拜谒高平陵,祭祀曹睿。曹爽引三个弟弟及何晏等,率御林军护驾出城。桓范劝谏说:“主公总督禁军,不能兄弟全部出城,如果城内有变故,怎么办?”
曹爽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