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是认认真真学习的周末。
两天的名师优课,讲座,都是我尊敬和喜爱的老师。余映潮,王君,肖培东,以及徐杰。他们的课和讲座,我不能错过。
于是,这两天,都坐在了电脑前,听课,做笔记,学习。
说实在的,我每时每刻都在专注倾听吗?倒也没有,有时走神,有时忙活。但是,能够静下心来,完成两天的学习,我对自己很满意。
学习两天,我也有些许收获。
余映潮老师的课,很注重训练,注重学生的集体活动。课堂中有很多学生读的活动,做笔记的活动,一些简单的内容以老师讲和学生记笔记为主,不需要事事请学生回答。训练活动,余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训练点。整个过程是简洁高效的。
王君老师的课,注重与学生生活关联,将文本打通生活,注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心灵素养得到提升。王老师开创了青春语文意义疗法,通过文本,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挑战。这样的课,是有意义的。王老师说了一句话,印象深刻:永远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主人公是我......
肖培东老师的课,注重实与活。现在流行的情景教学,很多时候是为情境而情境,很多的创意也并未益于课堂。而真正的好课,是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生成性(丰实),常态性(平实),待完善(真实)。一切都要从文本中来,在课文中来来回回地走,读出文体的特点来。语文活动要围绕语言文字去展开,回归到文本。
徐杰老师的课,也很平实。他注重语文活动,是我很赞同也很期待的。课堂活动要有逻辑,从感性到理性,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解到运用。课堂活动要契合文体特点,课堂组织切记“千篇一律,套用模式”,课堂活动应具有“知识含量”,要“有层次”,“有节奏感”,实现共生。课堂活动切忌碎问碎答,应当注重研读的过程,如“补白”,“讨论、辩论”,“对比分析”等等。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多学多思。
听四位老师的课,打开了我关于语文的视野。语文的可能性如此丰富,我还有得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