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在写作领域教科书式的作品《成为作家》,这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萝西欧 布兰德编写的经典著作。本书主要是为了指导希望成为作家或者写作者而编写的。用了好几天看完了,虽然只有140页。
以前从没写过所谓的读书笔记,只是看完书结合自己的情况总结起来并且有感而发而已。虽然也看过拆书帮赵周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里面强调拆书三要素RIA即Read:阅读原文片段、Iead:拆书家引导促进帮助理解原文片断意思、Apply:拆为己用,了解原文意思之后结合自己的案例拆解应用。可是一直也没按照上面的拆书步骤真正拆书。一是因为没有阅读工具类的书籍 二是没有适应方法
但是觉得这么经典的书如果不记录下感悟的话,估计很快就会忘光了。所以趁现在没有忘光,在脑海中还有余热,想记录下来留待以后回忆和总结。
本书分为十七个章节,再加上最后作者的一些写作建议和忠告。
一 写作中必然出现的4种困难
1 写作本身的困难:要不要开始写作
作者说到写作者无须等到内心丰富、才思泉涌才开始去写作。写作困难根源在于作者的年轻和自卑。有时候可能是由于害羞导致写作迟迟没有开始。正是因为这样的误解导致顾虑太多而形成的尴尬。初学者,经常会虔诚的等待灵感之火准确无误的到来,也许会相信灵感之火只能通过偶然的火花点燃,从而开始写作。在此之前必须解救开始写作的问题,否则就不需要接受写作技巧上的指导。
2 一本书作者
这种困难只要是因为早期成功过的作家难以复制以往的成功。但是会由于对不能重复成功感到焦虑,还有可能演变为丧失自信,任由这种情绪发展下去,甚至导致他感到真正的绝望。结果很可能一名优秀的作家消失了。
3 间歇性作家
这类作家是前两类的综合。总是要经过恼人的长期间歇才能重新进行非常富有和高效的写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总是等待灵感火花迸发的依赖心理。通常情况下这是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想的结果。这是一种微妙的虚荣心在作怪,容不得半点被拒绝的冒险,在没有十足把握写出大受欢迎的作品之前,宁愿不写。
4 不均衡的作家
这类作家写作不均衡表现自:可能写了好的开头,不知道怎么控制情节的发展。导致故事枯燥无味,单调乏味。这种作者还不具备足够的自信,不相信自己,或者没有经验,不知道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会如何行动。这种困境是作家个性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写作技巧上的问题
以上四个困难都不属于技巧上的困难,是初学者在写作生涯必须面对的四种困难。
二 作家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尚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并且保有“天真的眼神”。具有对新事物好戏敏捷的反应能力,对旧事物记忆犹新的能力,好像每一个生命的印迹和特征都是刚刚脱胎于造物之手一样新奇,丝毫不会觉得失了新意而快速将它们归类存档,放入干巴巴的记忆里。对环境变化的感受如此迅速敏捷,枯燥乏味一词对他毫无意义。
作家性格的两个方面:双重人格
他必须持续的保持敏感和童真的一面,否则无法创作出艺术作品。如果艺术家性格的任何一方面太过偏激而失去控制,他将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或者根本创作不出作品。每一个作家都具有双重人格,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使得他们成为一个让人费解,饱受折磨和喜怒无常的角色。
最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早上起来坚持写作和按时写作。
早上起来之后不阅读,不运动,提起笔来就开始写作,不管你想的是什么,必须写下去。
规定一个时间段,到了时间一定开始写,不管写的好坏。
清晨写作和定时写作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你能够随心所欲的写出流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