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上课时,我的老师问了我们两个问题。一是,如果你得了癌症,你希望别人告诉你吗?二是,如果你最亲密的人得了癌症,你会告诉他吗?第一个问题的举手人数远远大于第二个问题的。老师说:“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为什么自己希望得到真相而剥夺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力?”
我不禁开始思考,如果我剩下三个月,我会知道吗?或许我的家人会不愿意告诉我,进而我的朋友也会被要求不要告诉我。或许我会看着身体慢慢变差,总以为还会有明天以至于好多事情没做,好多喜欢没有表达,就离开了,不明不白。
从此,我开始认真审视这个问题。如果,我的至爱们剩下三个月,我会告诉他们吗?放在以前,我可能会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不;但现在,我认为这太不公平了,我们凭什么擅自剥夺他人对自己生命所处状态的知情权?难道我们中任何人有权力这么做吗?我觉得,并没有。
上完课的隔天,我参加了一个讲座,关于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体面的走完这一生。我听到了其中两个重要的内容,临终者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告白,以及,告别。当时讲座的老师问我们这一切的基础是什么?我举手回答道:“我认为这一切的基础是临终者知道自己生命已即将到达终点,这样,他才能坦荡地告白与告别。”
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我的答案得到了主讲老师的认同。从我开始审视这个问题开始,我便开始用另一种思维考虑问题了。作为一个临终者,如果连自己的大限都不知道,那么他一定会失去生命中最后的精彩,而这精彩,很可能是一生中最绚烂的那部分。
上个月,我在看电影《为你写诗》的时候,看到了女主角在黑小甄得了心脏病只剩一年时,活得那么用力,同样活得那么精彩。因为知道自己只剩一年,她每天回来都会大力的亲吻妈妈的额头,她每天用滑板鞋穿行在人群中,她用出色的演技让所有人折服……
其实,人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到最后一刻不知悔改。如果没有吃出毛病就不知道合理控制饮食,如果没有得了大病就不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这很可悲,可这就是生命的常态啊。因为这样,所以如果我们知道只其实,人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到最后一刻不知悔改。如果没有吃出毛病就不知道合理控制饮食,如果没有得了大病就不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这很可悲,可这就是生命的常态啊。因为这样,所以如果我们知道只剩下不多的时间,那么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段时光,或许我们会去旅游,会去爬珠峰,会去做许许多多我们本来不可能去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就是能使我们人生浓墨重彩的颜料。
所以,如果我的至爱们即将不久与人世,那么我会选择告诉他们真相,然后坦荡地告白与告别。如果可以,在生命的重点路段畅快地冲刺一回。
同样地,如果我的生命剩下最后三个月,我希望我能知情。如果我不知情,有一些话一些情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出来,没错,因为我也只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我可能会好好地录下视频和我的朋友家人们告别,告诉他们“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好好活下去。毕竟,真正需要背负沉重的是生者而非死者。
最后,如果我的生命只剩最后三个月,我觉得我会尽量让自己每天开开心心,如果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不被病痛折磨那么再好不过了。如果我所有的告别都做好了,我希望我能在某个晴朗的傍晚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
喜欢我的文字的记得关注我哦!能给我糖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