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明末一代名将,绝代的悲剧英雄。
他文官出身,投笔从戎之后,收关外流民,铸金城汤池,整老弱之师,引13门红衣大炮,击努尔哈赤于马下。袁崇焕数十年间纵横辽东无人能敌,堪称一代战神。
在明末风雨飘摇之际,袁崇焕挽狂澜于将倒,让子民们看到了山河重整的希望。
袁崇焕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凌迟,3543刀。
古代的凌迟,有36刀和360刀两种,割在袁崇焕身上的3543刀,创造了大明律的纪录,之后再未被打破。
就在被凌迟的前一年,皇太极十万大军包围京城,袁崇焕从山海关星夜驰援,于广渠门外以九千兵力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崇祯非但没有嘉奖,反而因袁崇焕未接命令调动大军心存忌惮。
不久,袁崇焕被判凌迟处死,罪名是通敌叛国。
《明史》记载:袁崇焕被凌迟那天,通往法场的路两边,聚集了近万人。这些人却不是来为英雄送行的,而是来吃他的肉的。袁崇焕的肉被刽子手一刀刀割下,每一片肉都遭到哄抢,然后被人生生吃下。到法场时,袁崇焕已经“皮骨已尽”,但“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
对于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这是怎样一种痛恨。对于袁崇焕,这又是怎样一种悲哀。
皇帝天威慑人,民间人言可畏。
按理说,袁崇焕是不可能有人收尸的,因为没人敢,也没人肯。可历史偏偏告诉我们,这样的人却是有的。
数百年来,关于袁崇焕到底是英雄还是汉奸的争论,从未停止。根据实际的事实和证据看,所谓的通敌叛国,很可能只是源于崇祯帝的不满和猜忌,以及皇太极的反间计。让我们更加坚信这一点的,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平凡人。
——假若袁崇焕不是真的清白可敬,这个人又有什么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样一件事?其中有何利可图?还非常有可能丢掉性命。
只有心中有着对英雄真真实实的敬重,有着对道义实实在在的担当,才可能催动得起内心那万死不辞的力量。
收尸的人没有留下名字,也不可能留下。因为尸只能悄悄地收,只能悄悄地埋。人们只知道,这是一位佘姓的义士,曾经是袁崇焕的部下。他了解他的袁将军,所以知道他的冤屈与可敬。当时,他或许在心里说,没有人肯为袁将军收尸是吗?那么我来吧。
那一夜,他孤身来到西四牌楼,悄悄爬上刑架取下了袁崇焕孤零飘荡的尸骨,背回广渠门内偷偷埋葬。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个小人物做了一件无人关注的事,却注定是一个历史的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因为这个人,会让千秋万代的人们相信,无论多大的冤屈,无论时势多么黑暗,无论已经有多少人变得肮脏下作,公道还在,大义还在,从未断绝。
这并不是结束。他收了袁崇焕的尸,葬了袁崇焕的骨,修了袁崇焕的墓,还用后半生一直为袁崇焕守墓。临终之时,他又告诫子孙,要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
佘姓的后人记住并遵守了这个诺言,墓一守,就是三百年、十七代,一直守到今天。
央视曾经报道过这一代的守墓人,那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名叫佘幼芝。她至今仍坚持不懈地每天为袁崇焕扫墓敬香。那情景,让人感慨,叫人泪下。
这种情景,这种大义,在多数人的印象里似乎只应该存在于故事和传说。那个为袁崇焕收尸的佘姓义士,则告诉我们道义绝不只是存在于虚构中。
而且,这样的人也绝不只有一个。这样的大义,也绝不是只在那时闪过光。
当年,岳飞冤死风波亭,亲人流放千里,在秦桧淫威之下,门生不敢叩门,故吏不敢过问,岳武穆孤零的尸首,似乎只能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慢慢腐朽。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和为袁崇焕收尸的佘姓义士一样的平凡人,在心里说了同样的一句话:没有人肯为岳将军收尸是吗?那么我来吧。
这个人留下了名字,让我们得以可以世世代代地记住他——他叫隗顺,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狱卒。他偷偷背着岳飞的尸体出城,悄悄埋在九曲丛祠边,又将岳飞的玉环系在他的腰上,最后在旁边种上了两棵树。
他将这个事情藏在心里,没有跟第二个人说起,直到临终之时,才告诉了儿子。他对儿子说,一定要记住这个地方,因为岳将军,一定有昭雪的那一天……二十年后,宋孝宗即位,降旨为岳飞澄冤昭雪,并悬赏寻找岳飞遗体。因为这个叫隗顺的人,岳飞的遗体最终被起出,迁葬于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是为“宋岳鄂王墓”。
国难当头、山河破碎,老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人会不渴望太平,没有人会不期待英雄。而岳飞,正是这样一个人,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可是他冤死了,那些明白真相的人,心里一边滴着血,一边记住了他的好。能为岳将军做这样一点儿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就是原因,也是人性和道义。
永远不要忘了那些英雄,因为是他们为我们收拾了旧山河。也永远不要忘了佘姓义士和隗顺这些平凡人,因为是他们帮我们收起了英雄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