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凡凡,5虚岁,男孩
凡凡妈妈来自北方,嫁到南方小镇,不久生下凡凡。但爸爸妈妈在孩子不满周岁时就开始常因为婆媳问题争吵,妈妈常常对凡凡表达“离婚”“不要你”的想法,但内心又很放不下孩子,不断指责奶奶的强势,爸爸的不作为。
而孩子的表现更是让妈妈抓狂。
1、凡凡出门就要腻在妈妈身边,即使有再好玩的玩具,也不离开妈妈。
2、在妈妈可见的范围内,凡凡总爱捣蛋。一会打翻水杯,一会发出怪叫。
3、如果和其他孩子起了冲突,凡凡会抬手就打,妈妈严厉批评,也拒绝道歉,直到妈妈动手打他。
4、凡凡的生活习惯很糟糕,常常在家里也随地大小便,妈妈的做法常常是奔溃不管或打一顿,凡凡会立刻说“我错了”,下次却还是再犯。
看完案例如果没有学习过陆老师的课程,可能也只会觉得凡凡很可怜。但是经过了学习后,其实不难发现凡凡的行为是有迹可循的,他的内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一.父母的做法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从凡凡的案例中没有看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有看到父母的争吵,妈妈的指责。在0-1岁在孩子“三无”的阶段,就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要让孩子建立信任。而凡凡却是在争吵中长大,虽然可能那时候她还不懂什么是争吵,但是争吵的父母一定无法给与凡凡足够的爱和足够稳定的抚育环境,以致使凡凡从小的不安全感,出门一定要腻在妈妈身边,妈妈在的时候要通过打倒水杯,大叫吸引妈妈的关注。
二.镜像神经元,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
孩子就是我们家长的一面镜子,她会如实反应出父母真实的一面。凡凡的父母经常争吵,妈妈的指责,甚至是妈妈的动手打凡凡,让一个没有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孩子效仿,所以在凡凡和别的孩子有冲突的时候她也只会选择动手这个行为。
三.家庭关系的平衡
其实从案例中发现,凡凡家庭关系的平衡被打破了。妈妈结婚后环境的改变,身份的转变,妈妈没有得到一种平衡,妈妈没有得到她所期望的婚姻生活家庭生活,很遗憾的是凡凡成为了这场家庭战争的战利品。妈妈经常表示“不要凡凡,离婚”,在凡凡幼小的心灵里扎根了,她所希望爸爸妈妈不离婚,所以她尽可能的去表达自己引起大家对她的关注。
四.孩子行为发展背后的情绪
凡凡糟糕的生活习惯,妈妈只是一味靠吼叫,打去制止凡凡,可能当下凡凡认错了,但是之后还会去犯。妈妈并没有认识到凡凡其实可能也是生理上或者心理上暂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没有可以理解到凡凡的内心,只是关系到了事情的结果。
其实,案例中的凡凡是很可怜,妈妈更可怜,这个家庭的家庭成员都可怜。所以其实育儿必须要先愈己,只有自己足够好,才不会惧怕生活中任何的问题。学习陆老师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