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贾平凹的《废都》。
当初想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其中涉及了很大篇幅的「性启蒙」描写,当然了,我看的是补删版。
篇幅不短,出现的人物也很多,我每读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开头都会害怕,这么多的人物我会不会记不下来。但慢慢读下去,人物的反复出现,也就记得了。这本书就给我了这样一个感受,「名作」和一般的小说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无论小说树立了多少个人物,都会用合适的笔墨去让他活下来,不会用简单的外貌描写打发你,用发生在这个人物上的事件去描写这个人物,让读者记下来的并不是这个人物本身,而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废都》的主线非常简单,周敏借庄之蝶的名号写了一篇桃色新闻,而其中涉及到了景雪萌,景觉得不满,便和庄打官司。
作为原告景,作者在她身上的笔墨并不多,而是着力刻画了另外几个女人,包括周的女人,庄的妻子,庄家的保姆,阿灿等。
第二条主线,小说以庄为中心,刻画了他与几乎身边每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他就像 A 片中的男演员,无论何时,都会有女人作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在贾的笔下,庄和这些女人的故事接踵不断,其中一些性描写有时甚至是突兀的,小说在情景构思虽算不上简陋,也难免有重复之嫌,看着看着也就没了期待,更多的还是对性的向往,少了文学性,故事性,少了对小说情节的必要推进,总觉得这些描写可又可无。
这让我联想到娄烨的《颐和园》,同样也是包含大量的「性描写」,而且还有政治描写在里面,但抛开这两部分来说,也算上是一部优秀的青春电影,《废都》也是一样,除了「性描写」留人诟病之外,整体的故事性非常强大,人物栩栩如生,好像作者亲历过一样,人物 A 经历了事件 A ,产生了怎样怎样的心理和应对,起转承接自然,读者不会觉得生硬。
要说可读性着实不强,可能困于题材原因,就不像悬疑,魔幻那样吊人胃口,大部分读者在看了庄与这么多的女人有染,其实不难想到庄最后的结局并不会圆满,而身边的这些女人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小说就在这两条主线的推进下不断向前,『废都』的名字也会时常呼应,比如庄所在的西京,看似辉煌,实则早已落寞,和已经崛起的大城市有着越来越大的差距。
庄也借「牛」和「顺口溜老头」之口,诉说了自己对城市演变的态度,人们应对这种演变应该怎样,而实际上又是怎样,笔力力求真实,还原每个最简单人物的真实面貌。
小说中「人物哭戏」着实不少,庄和这个女人完事后,哭一次,和那个女人久后重逢后哭一次,好像哭也像「性描写」那样虽合理但重复,这一点倒不觉得优秀。
《废都》的后记里面,贾也诉说了自己在小说创作的心路历程,贾在当时处在十分煎熬的阶段,生活上的琐碎不如意,好像倒逼他成为了小说中的庄,贾的塑造是真实的,或许贾没有经历和庄一样的情感困境,但生活上的困境也让贾有了写作的素材与共情,才能让笔下的人物各个真实,在他们最符合自己选择的路上行走着。
《废都》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文学作为艺术的分支,本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艺术家需要将自身痛苦的经历进行萃取加工,从而像贝壳一样酝酿自己的珍珠。贾是做到了这点。
补充几个文中印象深刻的段落。
自言道如今世上狼虫虎豹少,是狼虫虎豹都化变了人而上世,所以丑恶之人多了。
是你把我、把唐宛儿都创造成了一个新人,使我们产生了新生活的勇气和自信,但你最后却又把我们毁灭了!而你在毁灭我们的过程中,你也毁灭了你,毁灭了你的形象和声誉,毁灭了大姐和这个家。
男人的心我倒理解,喜新厌旧、朝三暮四是他们的秉性。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的世界。女人如同是大人的孩子,大人高兴了就来逗孩子,是要孩子把他的高兴一分为二地享受;大人苦闷了,也来逗孩子,或者骂孩子,是把孩子当做出气筒,或当做消气机,要把苦闷合二而一或一概儿推去。说女人是半边天,女人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可上天入地的女人到底有多少?满城的商店里出售着女人的服装、女人的化妆品,好像社会一切都是为女人而服务的。可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让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了,供男人欣赏消用?在男人主宰的这个世界上,女人要明白这是男人的世界,又要活得好,没结婚的让别人喜欢,结了婚的让丈夫宠爱,女人就得不住地调整自己,丰富自己,创造自己,才能取得主动,才能立于不会消失的位置。若以美貌取悦,美貌总是随着时光要流逝的,且世上的美貌各式各样,你一人怎去满足男人吃了五谷还想六味的胃口呢?若一切围着男人打转儿,男人的一切就是自己的一切,到头来你只能活得窝囊,遭人遗弃。孔子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其实男人最难养。你离他远了他不行,离他近了他又烦。女人对于男人要若即若离,如一条泥鳅,让他抓在手里了,你又滑掉,如一颗瓜子儿,吃进嘴了,逗起了口液出来又填不饱肚子,男人就对你有了一种好的感觉,追求起来就像苍蝇一样勇敢。所以,女人要为自己而活,要活得热情,要活得有味,这才是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真正会活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