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带领团队和工作实践中,我发现降低我们做事效率的往往并不是大是大非,比如决策方向或者大的创意上的选择;而往往是日常工作中的小习惯、小细节降低了我们的效率,甚至严重一些影响了我们的职场形象。
究其原因,大约是因为对大的思路和创意我们往往在思想上会提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少会出现原则性错误;而在日常工作中的小习惯,却容易在思想上忽视。殊不知,能够在大的战略层面体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而每天的小习惯传递出来的职场形象其实更多的代表了你的做事风格。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就是职场必备素质中的一项:跟进。
大家应该都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吧:有一个很重要的约会或者会议,为了确保能够按计划开展,我们都会争取提前一周或者更早的时间给相关的同事或部门发出会议邀请。
这么重要的会议,如果我们自己是组织者,即使大家都接受了会议邀请,在会议之前还会担心吗?我相信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因为经验告诉我们,一周以后一定会有同事忘了因此没有提前预定机票和酒店;或者本来有重要发言的同事一直迟迟没有完成讲稿确认,结果到了会议快开始才发现讲稿中漏了一个重要数据。
总之,我们自己在运筹或者组织一项工作时,绝对不会希望邀请发出去以后毫无回应和跟进,等到截至日期到达了才像开乐透彩票一样知道进展如何。
那么换位思考,我们的上级或者其他同事,一定也会希望在互相配合工作时,能够有跟进的动作和沟通;因此,职场高手都应该将跟进作为一种职场DNA来培养,等待的心态不仅误己也误人,不会让你在职场上有顺利的发展。
所谓跟进,就是在解冻一项任务,或者与别人约定一项事情之后,主动建立一个定期的沟通和反馈机制,确保事情能够顺利进行,如果有问题也能够即使沟通而不是等到结果无法纠正时再给对方一个意外惊吓。作为同事,有效的跟进会使得双方共同工作的项目能够时刻保持方向步调一致,避免南辕北辙的情况;作为老板,会时刻了解事情进展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对交付的结果有合理预期。因此,这个习惯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也帮助团队提高了大家的配合效率。
但很遗憾的是,很多职场人都没有养成这个最基本的工作习惯。
为了改善这一点,这里试着给出几个建议,帮助大家了解跟进习惯如何养成,又如何有效的实现跟进效果:
1)主动了解
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一层员工都应该主动了解公司和管理层近期的工作重点和战略方向,并且积极思考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做什么来帮助公司达到目标。
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工作应该如何实施才能最好的发挥你的专长。与其等着上级主管下派任务而可能指派的方式并不是你想要的,还不如你自己主动提出想法说服上级按照你的计划去实施。事事主动不仅有利于你发挥自己的优势,还增加了你为公司和自己的职位增值的潜能。
了解之后就是付诸行动。主动就任务做出预期计划、实施手段并将责任明确规划到具体的负责人和完成时间,以此为基础与上级进行沟通并听取意见;定期在实施过程中跟进汇报进展和可能的问题,以及你自己在处理问题时的做法和想法。在计划完成后及时复盘,将下一次可以改进的地方与团队无私的分享经验。
2)重视沟通
很多员工在任务进展过程中不注意沟通,往往需要项目负责人或上级主管问起来时才想起来汇报进展;更不好的习惯是即使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不敢主动沟通,而要等到别人问起来了才提出目前碰到的困难。这样会给别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和担心:如果我没有问起来,这个问题是不是还隐藏在风险之中?
因此,在职场中任何时候,对你的工作成果和职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其实并不是事情没有按期达成,因为任何一个成熟的职场人都会理解到事情变化的可能永远存在,而危害最大的是你没有及时沟通问题,造成问题的搁浅和发酵,最终造成的结果与预期不符;这会给团队和主管带来非常不满的情绪:出现问题为什么不及早沟通?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帮助你一起尝试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定期沟通的机制对于跟进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那么如何搭建一个好的沟通机制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SMART模型。
S代表的是Specific:沟通内容要具体
M代表的是Measurable:衡量指标要量化
A代表的是Achievable:目标制定要实际
R代表的是Relevant:个人的目标要与团队目标一致;团队的目标要与公司战略一致。
T代表的是Time:完成工作需要的时间,预计达成结果的时间。
3)提高信任
经过前面两步,我们已经建立了有效沟通的机制,并且了解到有效沟通的内容;沟通一开始就不能停止,持续的沟通有助于改善工作配合对象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度。
养成这样良好的习惯,我们就能逐步建立起一个“靠谱的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