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感觉人的精力状态进入了一个低迷期。意志决堤,难以阻挡想进被窝嘛工作都不想干的这个念头。
不只是冬季,我觉得人的体力情绪等都是一段时间很顺很活跃,但一段时间就很低迷,慵懒。
有段时间觉得自己哇真的不错耶,一天在图书馆坐八九个小时,可把自己牛坏了,叉会儿腰。专注程度爆表,充实感upupup
做啥都热情满满,充满干劲。感觉全世界阳光明媚,万物可爱。
但是就不知道什么原因,有段时间就是感觉一切无聊至极,什么都不想做一点感觉都没有,而且还做事不顺。瘫在椅子上耍手机,看视频,一刷刷一下午。
每临此状况,抬头一看已到晚上时又有点不安。
其实不必那么苛责的,人又不是机器。我觉得那只是一个提醒,提醒你需要梳理下最近然后放松休息。
一个人的心情是一个周期,没缘由的开心自然有,没原因的难过也会突如其来像海浪拍打沙滩,潮起潮落永不停歇。
心情好的时候大概过得很好,心情不好却跟生活没有太大关系。有时日落,有时黄昏,有时午夜,你便突然难过。
这里确实是存在一个情感周期性的原因,合理的解释了上述现象,一个完美的借口
情感周期性
情感的周期性是指情感的某些动力特性(如强度性、稳定性、偏好性、效能性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它像一座时钟准确地制约和控制着人的感情、欲望与情绪的变化,因而被称之为情感生物钟。
情感周期性并不是仅限于字面的人的情感,包括智力、意志力、体力等。
具体表现
在日周期中,智力各要素的高峰时间分散于几乎所有时间,情感各要素的高峰时间分布于10至22点之间,意志各要素的高峰时间集中于上午10点和下午17左右。在月周期中,时间长短的顺序分别是:体力的月周期为23天,情感的月周期为28天,智力的月周期为33天。
就是这样,该休息休息,该调整调整。
不需要总向内责怪自己,你又不是机器,不可能每天保持同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