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
不能经常吃肉
不能经常吃各种零食
甚至白面也不能天天吃
还记得母亲做玉米饼子,哄着我们吃,说中间夹上红糖,特别好吃!母亲这样一说,妹妹就吃的很香。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吃!
这种贫穷好像真是刻在了骨髓里,以至于长大了,每每吃玉米饼子就会想起以前的贫穷,也就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忆苦思甜,也是一种不错的感受!
那时候的母亲总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喝,我就很奇怪,为什么母亲不愿意在吃喝上花太多的钱。
等我稍微长大了点,我就明白了母亲。家里有钱吗?有。可是母亲固执的认为家里的钱都是用来给我们读书的。要知道80年代的农村,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供自己的孩子读书。特别是家里有男孩子的家庭,毕生的辛劳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娶个媳妇。
过去了30年,人们的家庭条件好了。再也不用为了省吃俭用了。可是这些只是我们以为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你接触的人多了,听到的事多了,真的会打开你的思维。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和老公月薪加起来两万。有一套房子,一辆车子。这种条件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也算中等水平了。然而就是这样,她却特别节俭。节俭到什么程度呢?她家的老二出生了,喝的是10多块钱一袋的金星奶粉。衣服都是穿别人剩下的。从来看不见她买一件新衣服。
有房有车有存款,你想不到会过的这样的生活吧!
有人可能这样说,现在孩子的教育花这么多钱,肯定是给孩子投资了,我之前也这么认为,就去问了问。
结果证明我们都错了。
她家的老大什么辅导班都不上,什么特长都不学。
我以为是之前买车买房生二胎压力大,所以这样节衣缩食。
可是今年人家又买二套房了,首付付了90万。我听了感觉触动很大。就和她说,这下子两套房都有了,以后别这么节俭了。人家告诉我,老家还打算盖别墅呢!
我不说话了。
中国现在的房奴真的太多太多了,不吃不喝就为了房子,我想不通!真的值得吗?我们来这一生到底为什么而活?
70后有这样的
80后也有这样的
甚至90后也有这样的
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处在房子的焦虑之中。一套买完了买二套,二套买完了又想买三套。
我觉得我们应该寻求一个平衡点。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该节俭的一定要节俭。有买房子的钱可以给儿女好的教育,给父母安好的晚年,给自己保养健身。
生活本来就应该是美丽的样子。热爱生活,抓住生活中细小的幸福,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