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讽刺喜剧的顶尖高手,美国人马克吐温,说了一句让人惊掉下巴的话“喜剧的内核仍然是悲剧”!
没有悲剧意识的诗人,写不出优秀的诗歌作品,历史学者金一南将军,把他的党史著作命名曰《苦难辉煌》!振聋发聩!而又准确形象!
因为从悲剧意识里,可以升华出一种惊天动地的悲壮与恢宏,升华出一股悲天悯人的天地正气!
因为悲剧意识不是凭空飞出来的,它置根于民族深重的苦难,以及对苦难的感知与反思。博大深沉的佛教文化正置根于此。基督耶稣文化,伊斯兰宗教文化,无不置根于此。
可见苦难中升华出来的悲剧意识,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基础。它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庄严博大的情感情结。它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一已个体的感知感受。
举凡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人也莫不如是,举凡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制亦莫不如是。英雄主义,是悲剧意识中亮眼的一支,或者说是一峰,歌颂英雄的悲壮,也正是宏扬若难辉煌的光芒。
从中华文华传承的一脉着眼,尤其清晰明朗,从屈原到李杜,再到元杂剧,明清小说,尤以《红楼梦》最为典型。举目近,现代文学现象,凡是到了家国兴亡民族危机关头,民族情结中的英雄主义,便会引领潮头,这是传统,也是现实。
范围再缩小到诗歌领域,也是一样,所以,一个优秀的诗人,决不可能囚自己于象牙之塔,自吟自叹吟花弄月。悲剧意识涵盖相当广泛,它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宏阔的,恢宏的,庄严的情感天地。
千万千万,不可混同于悲情主义。悲情主义是悲剧意识里的漂浮物而不是沉淀物。
最大的曲别在于,前者升腾于苦难,后者沉溺于苦难。同床而异梦,同途而岐路,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作为诗人,这样的道理必须先弄明白!悲剧不是悲情,可以叹息,可以焦,可以无奈,甚至可以颓废
但不可沉溺,不可屈从,不可丧志,不可绝望……
因此,我写有悲剧色彩的爱情诗,仅至步于叹息无奈,绝不屈从绝望。
零零星星,不成体系,以鄉读者诸君斧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