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看到了“看图写话”的题,随即想起了我小学时的“口头作文比赛”。
小学时参加最多的活动便是这“口头作文比赛”,从二年级的“看图口头作文”,到五年级的“看题目口头作文”,年年都有我,每次都参加。
二年级时,那是学校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比赛,老校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来学校实习的两个师范生。那时候不像现在,出题的方式五花八门,再说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也不能太高,两个小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一块大黑板上画了四幅连贯的图画。这块黑板被放在一个有着里外间的教室的里间,很神秘!并且只有选手在准备的五分钟时间里才能看到。
不知道其他选手看到这些图画时是什么心情,反正我心里挺高兴的,因为这些图我见过,而且文章我能背诵下来!
这些图画在我买的《小学生》的背后,《小燕子》原图,还是带文字的。那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爸爸妈妈对于给我买书,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从不吝啬。这些书不放过我,而我又何曾饶过他们?前前后后里里外外,不知翻了多少遍,不只里面的文章,就连页码脚上的谜语都能背下来。
可想而知,我们大队其它学校的选手怎么能和我比,这次“口头作文比赛”第一名非我莫属了。所以我被推荐去镇里参加比赛。
参赛之前,我们年轻的赵老师找来了其他年级的品德书,让我长见识。那时的书每一课都有插图,没有什么“口头作文”的技巧,我就用劲地背诵。
镇里的比赛安排在另一个中心校常庄小学。这次不是看“黑板图画”,而是抽“纸片图画”。这些图画是从不同的书中剪下来的。我抽到的图片很熟悉,就是品德书中的“诚实守信”,又一次幸运地入选,直接参加市里的决赛。
市里的比赛有两场,分为口试和笔试,口试安排在附小,笔试安排在三小。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两场比赛,笔试时,场地很大,人很多,第一次见到那种话筒,但是我却没有害怕。我妈还问我,声音怎么那么亮,估计她也是第一次见那种话筒吧。笔试时,有老师带我们走过长长的路,统一安排在一个教室里进行看图写话。最终没有取得好名次,只是优秀奖。但是对于我这种山沟沟里的孩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表扬了我,可是那个年纪,自己也没太多的悲与喜,只知道表扬就是好。当我蹦蹦跳跳回家时,妈妈说,早有人去家里汇报过了。
窗外的阳光洒了一地,像童年记忆里幸福的往事一般。看看孩子们的写话练习,想想我的童年,心里又是一阵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