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的女孩,嫁给了五线城市的农村男孩。他们的结婚进行曲并不是那么的顺畅,女孩家长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姑娘咋就看上了农村人。在女孩家长与农村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印象:斤斤计较、事情多、没素质、不讲卫生、难缠、重男轻女……
好巧不巧的是,两家人见面时,男孩家为了凑吉祥数字,拉来了男孩的尕妈,这个尕妈一看就是个典型的刁婆子形象,沟通中也是咄咄逼人,让女孩家长更是不爽。不过女孩还好,认为这尕妈又不跟他们生活,人好不好无所谓,再说她能对付的了这种刁婆子。
但是女孩家长还是不同意,还逼着他们分手,以”死不瞑目“要挟。女孩没办法,承诺谈到年底,如果家长还没想通那就分手。可能是月老这根红线是钢筋做的缘故,女孩家长觉得男孩确实不错,最后同意两人继续交往,开始订婚、结婚。
结婚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遇到生育问题。男孩跟发小聚会时,发小提到,小孩出生之后,是跟着妈妈的户口走的,最好把户口迁过来,不然没户口,以后在这(五线城市)小孩上学都是个问题。男孩跟女孩说了户口的事,女孩没多想什么,回道:“那就迁呗,完事我回家跟我爸说一声。”
过了些日子,女孩回家跟家人说迁户口的事。父亲怒了:“你脑子有毛病吧!你嫁到弄农村我后心都够胀的了,你还想把户口也落到农村!你想一头扎到那不回来了吗?”女孩觉得莫名其妙,回道:“就迁个户口而已,有这么夸张吗?户口在哪有什么区别,我们的户口又不像北上广那么值钱。再说又不是户口在这,以后我就能吃香喝辣了,小孩就能金榜题名了?”
其实女孩和父亲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父亲想让他们到二线城市再买一套房子,两个人都还年轻,好好上班赚钱,无非就是背几十年的房贷,到底二线城市的发展比五线城市好,学校教育好,小孩以后跟同学能说自己是二线城市的医院出生的,高人一等,跟别人说出去也好听。
女孩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她最大的愿望就是逃离家人,逃离带给她心理创伤的原生家庭。而且这个二线城市并没有那么好,无非就是省会城市,才挂了个二线的名头,实际的发展和机遇也就那样吧,唯一跟二线这个名号匹配的就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了。女孩根本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至于父亲说的小孩可以拿自己的出生地跟别人做攀比,女孩更是不屑,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小孩就是一张白纸,家长不给他灌输这些理念,他怎么会那么想呢?但是女孩拗不过父亲,因为她又被父亲的“死不瞑目”给道德绑架了。所以户口只能放着,到时候有宝宝了再议。至于买房子这件事,女孩根本不想去二线城市买房子,为什么要为了跟别人说出去好听就要让自己背三十年的房贷呢。
我对父亲的观念和教育理念很不认同,所以我想通过自己的事情来说明几点:
1.素质的高低跟出生没有绝对关系。不光是我的父亲,身边有很多人,都会觉得农村人素质低,不讲卫生,这是一种认识偏见。我见过因为怕自己坐脏了公交车坐和地铁座位,而坐在地上的农民工兄弟;也见过四仰八叉一人占着两人坐的西装革履人士;我见过主动将七扭八歪、随处停放的共享单车归位的拾荒人,也见过为了方便随处乱放共享单车的公司白领。所以素质这件事跟出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要让你的偏见出来伤人。
2.心里的富足比面子的光鲜更重要。从小就听过一句话,叫做:人比人气死人。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工作、比谁嫁得好、比谁赚的钱多……这一路走来一直在比较之中,不会觉得累吗?这种比较到底是为了你要超过别人,还是为了面子好看?有句话说:“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那过日子也是一样,要过自己能力范围可以掌握的生活,要跟着自己的步调走,不要盲目的追随别人。攀比只会扰乱自己的心智。
3.小孩身心健康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说根本不可能,有些人一出生就高高在上,有些人一出生就在泥泞里。有些父母觉得自己过得不好,自己没学到什么,就想让自己的孩子替他们完成,美其名曰:为他们好。殊不知,会给小孩背上无形的压力。每个小孩都有属于自己的天性,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护这份天性,帮助他成就这份天性。因地制宜就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