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作者是克里斯•布洛根。
这本书讲述了提高影响力方程式的 6因子:Impact = C ×( R + E + A + T + E)影响力 =对比度 ×(触及率 +曝光度 +表达方式 +信任度 +共鸣水平)
我将分享其中对比度为零,影响力也为零和观点越明晰,传播力越强两个部分的内容。
一、对比度为零,影响力也为零:
要提高影响力,我们必须创作出全新的观点来,而且要不停歇地这么去做,让新观点在对比度及表达方式上超越之前的所有创作。
1、对比度的三大形成策略
策略一,慢慢来,逐步制造出对比度,尽量不冒犯任何人。
不管每次我们增添了什么新内容,都只是一次很小的迈步——算不上什么真正强有力的刺激,不过却可能会令我们的受众感觉更好,或者让他们觉得提供给他们的服务更实用了。
策略二,“大跃进”。比如直接把墙刷成粉红色,再在墙上来一幅涂鸦。
策略三,中庸之道。不突进,也不过缓的中等程度上的改进,尤其是考虑到我们所涉足的领域的现状而不至于令人感到不适。可以有规律地逐步推进,也可以更随意一些。
2、如何找到好创意
认识糟糕创意,才能拥有好创意
7个问题找到好创意
⑴创意的目标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创意?我们正试图达成什么目标?关于好点子的打造,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让我们的创意所服务的目标更明确、具体。
⑵如何让创意跟我的现状相结合?
⑶此创意让我增加了多少工作量?
⑷实现创意的步骤是什么?
⑸创意的执行需要哪些额外资源?
⑹我如何知道是该继续还是退出?
⑺何时可以圆满收工?针对此构想的实际价值,是否有一个特定的有效期?
3、什么才是好创意
⑴好的创意会赋予我们某种情绪,不论是何种情绪!
⑵好的创意会吸附在头脑已有的其他概念之上。
⑶好的创意满足需求。
4、何为对比度
对比度是对创意做到了更透彻的了解、明白它应当具有的外在形态,以及懂得为了让一种构想能被需要它的人所吸收而应该去做些什么的结果。
我们转换了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呈现它的具体内涵。不论转换到哪一个角度,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即一个人如何才能让某些东西从其他一切同类事物中突显出来。
5、传递内容的两大途径:推演及比喻
推演是用同一双眼睛看见不同的花样,虽没有食谱可以照着做,但是我们有培养起来的良好味觉、有基本的操作理念、有对各种食材的了解。
不要从竞争对手身上学习经验,而是要从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内汲取养分。鞋店能从加油站学到什么?推演要做的就是这个。
我们需要去学习和练习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学习如何在令人费解的事物与易于理解的事物之间架起一座心桥。
6、如何提升对比度
⑴加强对行业空间的认知。
⑵放手一搏。我们提供的 价值是资讯还是情感?富于娱乐性还是具有教育意义?先放开步子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然后问问自己,在如此规模之下的事业,其发展的根基是否稳固?
⑶明确竞争力区间。
什么产品、服务或技术是必须要保留的,或者必须在最低限度上保证持有?
⑷缩减。在我们的经营活动中,哪些可以进行缩减?之前我们是尽力去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现在则是反向的策略。
⑸ 淘汰。什么可以被淘汰掉?作出艰难抉择的时刻到了。
二、观点越明晰,传播力越强
人们在试图获取影响力的时候,会走进一个误区,认为越是长篇大论的内容就越容易获得理解。但事实往往相反。
如果有人被我们使用的生僻字或晦涩难懂的语言给怔住了,那么他们就不是在思考我们所发表的观点,而是在担心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用的那个词。
1、简洁不等于简陋
无法被言简意赅的表达所吸引的是无识之人。用语简洁是在保证不额外滋生出不必要的障碍的前提下,将观点播种进每个人内心的一种途径。
2、机器与人的区别:融会贯通
如何实现贯通?
⑴信息搜集渠道多元化。
⑵挖掘出乎意料的关联性。世间万物无不相关,比如说,如果细心留意的话,我们会发现经济形势与人们的西装外套的垫肩厚度之间就存在着某种关联。
⑶移除不相关的内容
⑷从偶然中找寻亮点。人类的头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规律识别机器。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原有的创意时,试着随机性择取一些资料,看看我们的头脑是如何将之与旧有内容进行贯通的。
3、写作,21世纪必备技能
作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我来说,写作能力是“必须”要掌握的为数不多的几项技能之一。如何提高写作技能,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⑴无错字。
⑵扩充词汇量。
⑶向大师取经。多阅读大师的精品。
⑷抄写名家名作。抄写名家的著作,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属于疯人疯举,而是提升写作技能的一条捷径。
⑸永不停笔。没有什么能比每天练笔更好地提升写作水平的方法了。抛开完美主义的禁锢,一直写下去。
4、创意分析的两大框架
其实,拥有很多伟大创意只是整个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接下来,我们需要从中挑选出一条或几条创意,将它们从原始的想法演变成有可能传递价值的实体。
⑴框架一:商业创意分析
①这一创意是否与本年度及未来的企业目标和蓝图相适应?
②这一新创意会产生收益吗?(或者可以节省开支?)
③我们需要投入什么启动该创意?资金,时间或资源?
④谁会支持此项创意?在创意推行期间,他们确实参与进来的可能性有多大?
⑤假定当前手头的工作已经排满,我们将不得不为此创意作出何种牺牲以保证它的顺利推行?
⑥该创意的潜在收益有多少(作保守估计)?值得一试吗?
⑵框架二:艺术品创意分析
①此创意同我所做的工作的主旨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
② 此创意是否拓展了我的艺术道路,或者只是在自我重复?
③以我当前的技艺,是否有能力推行此创意?
④该创意的执行需要花费多长时间,需要投入多少其他材料?
⑤对于该创意最后所收获的反响是否热烈,我有多在意?
5、坚守一个重要的主题
坚守一个重要的主题或故事,我们将更有希望做到将创意限定在有更多实现可能的选项之内。
局限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某些既定因素之内工作,并在与外部干扰的冲突与协调过程中擦碰出意料之外的火花。
⑴拼命“勒紧”我们的观点
我们发送的邮件的字数是否控制在了300字以内?收件人可以在30秒内读完我们的邮件吗?言简意赅更便于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⑵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对比度
如果我们的表达方式精进了,那么我们传达信息所彰显出的高清晰度或可成为一种使我们脱颖而出的因素——从不可见到可见,从不具影响力到影响力巨大。
或精或富,两极行走。对于内容的处理,或者极为言简意赅,或者极致充分地展开论述。如果处理得当,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明确传达自己的目的。
当你学会了以上方法,对你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会有不小的帮助。